第270節(2 / 3)

永樂公主輕歎一聲,眼眸裏仿佛失去了焦距,良久才悠悠說道:“當年太後欲親上加親我從一開始就是不同意的,我雖然遠離朝廷多年,但到底是天家女,深知其中暗流洶湧,奈何回來以後太後竟然又下了懿旨,來的不是聖旨而是懿旨,看似還有回轉的餘地但誰不知道呢?懿旨不必昭告天下,朝廷這是想既促成婚事又在民間留下美名。我本主張抗旨算了,反正天高皇帝遠,中間橫亙著大漠,朝廷又能奈我們何?可惜……天公不作美,大漠竟然有變成綠洲的趨勢,而且將軍也說,以郡主的心智我們未必能護她一世周全,等到我們兩個老的百年那日……有了抗旨之事,郡主還不知道會受到何等的屈辱,不如順勢而為將郡主嫁到京城,今後即便受些委屈也比丟了命要好。後來……寧安王妃和側妃也曾到我這兒遊說,我便犯了糊塗,點了頭。”

“那……郡主是何時薨的?”

“通和元年年底,內報說是誤食了衝克之物,染了急疾,不治。”

雲安的眼皮一跳,說道:“小人當時就在京城,還托禮部的朋友打聽過殿下的消息……我朋友隻說,根禮部的消息,殿下的鑾駕已經快到京城了,後來因故耽擱過了上元節,所以就直接打道回府了……”

“是啊,在途中聽聞了愛女出事的消息,不論消息真假,未免我也成為朝廷要挾北海的籌碼,隻能打道回府了。”

雲安暗自算了算……自己從淟州順風來到北海用了六個月,那麼……北海要到淟州,至少也要這麼久,應該是確定了周舒的死訊北海就聯合雍州立刻反了,隻是……船從何而來呢?

從前北海是黃沙大漠,有必要儲備這麼多戰船麼?

雲安在心中畫下一個問號,但顯然已經不適合再深問了,現在是通和三年,算起來小郡主已經薨逝了一整年還多了,朝廷竟如此愚蠢!

之後雲安得到永樂大長公主的準許祭拜了周舒的牌位,周舒小郡主的屍首現下還不知在何處,也不知道能不能尋回。

小祠堂裏沒人,雲安痛快地哭了一場,她摸著周舒的排位喃喃自語,述說著心中永遠的遺憾。

雲安頂著一雙通紅的眼睛回道淨室,與永樂公主又聊了一會兒,雲安問起玄一道長,但永樂公主說:她也好久沒有再見過玄一天師了。

然後雲安又說起寧安王派人千裏迢迢綁架自己家人,威脅自己為他所用的事情,通過永樂公主的反應和表情,雲安能看出對方並不知情,永樂公主沉吟半晌,安慰道:“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慌亂也是在所難免的,做出了失格丟分寸的事兒……相信也並非懷兒的本意,你放心……既然你能出現在這裏,應該是已經完成了你的使命,稍後本宮修書一封你帶上,到雍州去……將軍現下也在雍州,你將本宮的手書交給他,自會還你個公道。”

雲安大喜:“多謝殿下!”

……

雲安懷揣著手書辭別永樂公主,臨別前永樂公主叫來貼身婢女,在其耳邊低語了幾句,婢女點頭,帶著雲安出來……卻不是往大門的方向走,而是七拐八拐地來到了一處馬廄。

那馬廄幹幹淨淨,一點馬糞的味道也無,裏麵隻關了一匹馬,高大威猛,突眼方額,金毛金鬃……

婢女行了一禮,說道:“雲爺,殿下有令,這匹千裏寶駒‘流沙’就贈給雲爺當坐騎。”

“這……這不是郡主昔日的坐騎麼?這太貴重了,我不敢要,還是留給殿下……待在這將軍府裏做個念想吧。”

婢女行了個萬福,答道:“雲爺有所不知,郡主入京之前……曾經交代過,‘京城的皇宮不準跑馬,流沙到了那裏會生病的。等什麼時候你們見了雲哥哥,就把流沙交給他來照顧吧,雲哥哥是我見過的,除了父親以外騎術最好的人,讓他以後騎著流沙去京城看我就行了,可別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