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
高憭史稱:殤帝。
寧安王高懷,在行宮內被文武百官擁立為新帝,國號依舊沿用“燕”改年號為:“天興”。
由高懷開啟的時代,史稱“後燕”……
周大將軍被封為一品大將軍王,世襲罔替。
追封春華郡主為:“昭懷公主”並在京城和北海為其修建“公主廟”,供百姓祭拜。
一路追隨高懷走到最後的,皆有封賞。
雲秉初,任戶部侍郎兼皇商總領司。
因兩軍在京城進行了曠日持久且非常激烈的巷戰,使得整座京城破損嚴重,而且殤帝又焚燒了整個皇宮,京城可謂是滿目瘡痍,所以在朝臣們的建議下,新帝下旨遷都。
新帝都的地點就定在了洛城,遷都後更名為:洛京。
燕國開啟了新的篇章。
隻是……
殤帝下旨燒的不僅僅的皇宮,也包括了國庫,皇帝的私庫,以及糧倉……
再加上三年大戰,對整個燕國各地的內耗和破壞非常嚴重,且在剿賊大將軍丁奉山的建議下,朝廷的軍隊每被叛軍攻克一座城池之前,守將必須要燒毀城內的糧倉……
要不是雲安提出的那個“土豆”計劃,還真不知到最終鹿死誰手。
如此一來,高懷的大軍雖然贏了,整個天下卻也元氣大傷,由於糧食短缺,各地餓殍遍野之後便是瘟疫,有的地方連種糧都吃了……導致赤地千裏,無莊稼可種。
各地山賊,劫匪流竄……百姓民不聊生。
曾有朝臣建議:“亂世當用重典”值此危難之際,應殺盡天下商賈,開倉放血,救濟天下百姓。
後來不知為何,已經決定“動手”的高懷在最後一刻突然偃旗息鼓,並下旨將已經羈押的數千名商賈全部釋放……
隨後高懷派出了以雲秉初為首,包含大司農,工部,戶部官員,及禦醫在內的欽差團下達各地,因地製宜地為各地解決民生問題。
曆時三年……欽差團所到之地做到了瘟疫消,莊稼收,倉廩足,百姓有衣可換,被迫落草的部分百姓主動到當地府衙投案自首,後經欽差團聯合上奏,高懷下旨特赦了這些百姓。
“天興三年,冬。玉貴妃重病不治,薨逝於長春殿內。”
“天興四年,春。雲秉初積勞成疾,於任內,歿於淟州。蒙欽差團幫扶的各地百姓驚聞噩耗,自發設立靈堂,吊唁雲秉初。”
帝大慟,賜贈戶部尚書,追封文安侯。
……
……
……
某座海島上,一大一小兩個女孩手牽著手走在沙灘上,大的看起來十歲左右,小的隻有六七歲的樣子,脖子上掛著一枚奇怪的東西,一下一下閃爍著紅色的光芒,伴隨著微弱的“嗶嗶”聲。
小姑娘放下手中的貝殼,拿起項鏈示意旁邊的大女孩,說道:“姐姐~,你看爹爹留給我的寶珠在閃……”
大女孩蹲下來,握著吊墜仔細觀察,她的眉眼竟和雲安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
“是真的!快,我們回去告訴娘親!”
“嗯!”
大女孩往前跑了幾步,突然聽到哭聲,回頭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妹妹摔倒了,這小姑娘從小就是個小哭包……女孩有些頭大,但事情緊急她也顧不了這麼多,將小女孩抱起後說道:“媛媛乖,你在這兒等著,姐姐一會兒帶人回來接你,不要亂走,也不要再往海邊去了!”
“嗚嗚嗚……姐姐,抱,呼呼,嗚嗚……。”
大女孩見狀一陣無奈,腳底抹油,她往海岸線那邊望了一眼,以自家妹妹的腳力是走不到那邊去的。
大女孩放心地跑了……
被喚做媛媛的女孩“無助”裏立在原地,放聲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