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笑道,你這一說還真有些道理,如今是講求個性化的時代,那千人一麵的東西是不受歡迎。不過你也不用氣餒,一方不行,還有一方嘛,你那文學才華挺高的啊,你從哪兒修來的這本事啊?蕭讓說,說來這事也是話長啊,在濟州大學念書那陣,看上了中文係一位姑娘,就抄了首情詩送她,誰知道人家說,字是寫得不錯,可這內容卻是別人的,用別人的內容來充作自己的內容,挺諷刺的啊,難道你就不能用自己的內容來表達自己嗎。當時聽了那話好難受啊,所以我就暗下決心,非得寫一首漂漂亮亮的情詩把她追到手不可,結果我那詩還沒寫出來,大學就畢業了,大家各奔東西。在濟州城裏混了幾年,啥名堂也混不出來,後來那不是你擺我一道,把我弄到梁司來了。
吳用笑說你到現在還怪我啊。蕭讓說哪有啊,不過說句笑話而已,說起來還得感謝你,讓我在這裏找到人生的坐標。吳用感慨地說,是啊,看到弟兄們一個個混得有模有樣的,心裏頭挺高興。想當初他在山東大學念書那陣,攻讀的是國際關係學,總想著將來去做一名傑出的外交官,因此特用功,每天的課餘時間幾乎都泡在圖書館裏,把天文學、地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經濟學、文化學、民族學等諸學科的內容都廣泛地涉獵了一遍,誰知道陰錯陽差,畢業後卻被分配去做了一名小學教師,學校裏呆了幾年,感覺不是滋味,就進了晁大哥的公司,做起了經理助理,一晃眼就過了好多年。
蕭讓也深有感觸,很為他們這種曲折的命運感歎。兩人說了一陣,吳用便問蕭讓,什麼時候讀到他的傳世名作。蕭讓說恐怕要讓主任失望。吳用說那是為何呀,我一天到晚百事纏身,抽不出時間來搞創作,你蕭讓不存在這些問題啊。
蕭讓說,主任你是不知道啊,這辦報和寫書它是兩回事。辦報主要就是搞新聞。這新聞吧,無非就是把發生的事描述一遍,你要有良心呢,你就客觀如實地報道,用詞造句講究人性化,你要沒心肝呢,就添油加醋,歪曲事實,諷刺挖苦,惡意攻擊,甚至買托製造假新聞。可你要想寫本好書吧,他是不知如何下筆啊。
吳用說小蕭你又在故弄玄虛吧。蕭讓說沒有,真的是沒有,這書吧,它有一時紅火的,也有長期暢銷的,有生前走俏的,也有身後走紅的,有眾口一詞交相稱讚的,有千夫所指猛烈批判的,也有毀譽參半莫衷一是的,而最慘的就是你自認為不錯,結果卻無人問津。就好像你是一名菜販子,麵對滿眼的蘿卜、白菜,土豆、黃瓜,茄子、豌豆,不知道究竟選哪一種來賣才好,那市場風雲莫測,顧客的口味說變就變,一旦決策錯誤,浪費的就是時間和資金,外加心血和感情啊。
吳用笑說,你要這樣一說,還真是舉棋不定啊。蕭讓說這還隻是一方麵,還有一方麵也讓人頭疼,那就是題材和內容,語言和。這行當講求的是標新立異,滿大街嚷的都是求新求變,一不留神吧,人家就說你是討厭的老麵孔,裹著小腳走路的癡漢,揀垃圾拾牙慧的跟屁蟲。
吳用說,小蕭啊,關於你這些問題,我有這樣一些來自民間的比喻,你看合適不合適。這有的人吧,他就像跟師父學陶藝的倆徒弟,一個上路,一個不上路,上路的隨便捏隨便是,不上路的好不容易才弄好一個;一個天賦高,一個天賦低,天賦高的他弄出的精品多,天賦低的他弄出的精品少;一個勤奮,一個懶惰,勤奮的出產多,懶惰的出產少。它也好比動物下崽,老虎一年產一隻,兔子一年生幾窩,母雞每天下一個。
蕭讓說,那你看我像啥。
吳用說,我看哪,你就是那吃錯藥的公雞,光胡想他不下蛋呢。
46.切西瓜的學問
天氣好熱,大家在院裏乘涼。李逵抱了一個西瓜進來。眾人笑說有口福。李逵揮起刀子就要切西瓜,宋江喊住了他,說不忙,他有一個問題要問大家,這一個西瓜,怎樣切,才能讓大家都滿意。
李逵說那還不容易,哢哢幾刀下去,一人抱一塊,吃在嘴裏,甜在心裏,誰還不滿意?眾人聽了皆笑。吳用說你這是莽夫做法,你豈知有人嫌大,有人嫌小,有人嫌淡,有人嫌膩,有人想要理想中的那個位置,卻得了瓜屁股,有這麼多的分別與差異,怎麼可能人人滿意。李逵說這人他還真麻煩,有吃的就行了唄,還嫌這嫌那的,毛病。那主任你有何高見。吳用說一時還沒想到。
宋江說,那就公孫主任來說說。公孫勝說,這事吧它就好比賣藥,你得讓受眾心甘情願,我看這樣,先讓大家報上自己想要的部分,然後根據各人的需求,切下他想要的給他,這樣應該可以。吳用說這樣很可能發生幾人同搶一塊好瓜,而大家認為不好的部分卻可能沒人問津。一方麵是這個資源的浪費,一方麵又是那個資源的猛烈爭奪,顧此失彼,全局失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