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的產業搭配。
說沙州就是因為太多山,做不出什麼第二產業,所以隻能在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上下功夫。
又說辰州就還行,雖然缺水,但地平坦,交通也方便,災變前主要發展的就是機床和重工產業等等。
居然就成了辰州的產業介紹和優勢展覽小會。
華庭一邊幫忙燒火,一邊支著半個耳朵聽。
老江說得滔滔不絕,老焦一邊點頭一邊幫忙補充但一邊皺眉。
華庭聽得入神,直到小江敲鍋邊:「火太大,鍋裡太熱,我下不去手了。」
他忙道歉退火,但問:「小江姐姐,辰州這麼好,說得我都想去了。」
小江對他一笑:「自家當然說自家好了!」
不僅僅是說,他們來之前還帶了一疊的資料,有必要的話可以遞給曾昀光和周鬱看。
基本上就是辰州市抖家底和拚重要性的介紹。
上麵不僅有人口信息,各行業的資源信息,各種產業的配比,以及哪幾個基礎工業能發展起來,會帶動多少人口就業等等。
辰州不來虛的,就實實在在地談工作,談需求,談能夠幫助多少人。
人心都是肉做的,即便周鬱隻有通路的任務,但若能感動她以私人的名義幫忙,整個辰州不會忘記她的恩情。
華庭聽完,佩服道:「小江姐姐,你們做得真好。」
比沙州沒頭沒腦隻知道討好人和強拉人好多了。
小江捧了粥飯和小菜,笑嘻嘻對他道:「小機靈鬼,你們沙州也可以推銷一下自己呀!」
華庭扁了扁嘴:「我才不是沙州人!」
他是洙州人。
不過,飯菜上桌,大家吃得半飽的時候,華庭還是忍不住給老焦遞了個信號。
雖然總被老焦罵小王八蛋,但每次他有什麼事,也是村長爺爺和老焦千方百計幫忙。
老焦就問他:「你叫我出來幹嘛?」
華庭看著吃飯那桌,老江談得眉飛色舞,曾昀光和周鬱聽得非常認真,明顯動心了。
老焦就急了:「你別不說話啊!」
老江那邊都搭上線了,眼看形象要刷好了,他也不能差太遠!
華庭就問:「你是不是想拉攏姐姐他們?」
老焦瞪眼,這不是擺明了嗎?他滿車的禮物還沒送出去呢!
華庭又問:「怎麼拉攏?送禮物,給好吃好喝的?還是幫忙幹活?」
沙州地處偏僻,少數民族多,各有風俗規矩。
但一個共識,糧食肉類和各樣輕工產品對他們來說都是珍貴的,所以要對人好,就是猛烈地送吃送喝送禮物,並且死命為對方幹活。
娶個老婆,或者找個上門女婿,都要給對方幹幾年活,以顯示彼此是一家人,不分你我,有我一口就有你一口。
然而這種樸實的觀念,顯然不符合周鬱和那個看起來話雖然少但是相當厲害的曾昀光的口味。
華庭就給支招:「那你也學辰州呀!他們聊沙州的好處,你也說;他們說沙州的計劃,你也講;他們說沙州的需求,你也要跟著提;他們說自家有什麼產業優勢,你也馬上跟進!」
就算前麵做差了,現在跟著做的好的人幹,肯定也能補起來。
而且總要周鬱知道沙州的目的、計劃、安排、優勢和需求,才能進行考慮和比較呀!
畢竟她隻有一個身體,隻能揀最重要的事做,不能隨便修點什麼不重要的,都她親自動手吧?
周鬱幾乎是聽了一個小時的辰州政府工作報告,腦子裡不斷冒著機床廠,重載機車和重型裝在設備等等字樣。
她需要時間消化。
曾昀光難得地開玩笑:「辰州和沙州的風格區別明顯。」
那是自然,一個是山區農民風,一個是工業區精密計劃風,雖然表現不同,但潛台詞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