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4章 維爾特聯盟官方代表(1 / 3)

銀河係首府司芒星,經過一年半的戰爭之後,已經成為了混亂星域所有星際國家的焦點。

銀河係軍事大臣鬱風納德,更是成為了混亂星域所有星空強者敬仰的星際軍事首腦。

正是因為鬱風納德那傳奇般的經曆,在不到百年間就令得銀河係人類聯邦成為多拉斯帝國的第一自治領種族,而且也在神國聯盟崛起之時,率領多拉斯帝國銀河係強者部隊,擊垮了陳兵於銀河係邊境附近的神國聯盟大軍,並引得與仙女河係鄰近的所有星際國家,群起而攻之,將神國聯盟壓製各國邊境的部隊擊潰。

神國聯盟由此對仙女河係維爾特聯盟的總體進攻形勢,也受到了極大影響,甚至仙女河係外圍的包圍圈也無法保持完整。經過近一年半左右的戰爭狀態後,仙女河係十億大軍不但收複了主要的三大星際航道,並且收複了一百七十六個重要小型星團,令得神國聯盟占領仙女河係的圖謀暫時無法繼續進行。

在這過程中,以坦吉旺宗主國與另兩家宗主國為首的六大宗主國聯軍,打通了與仙女河係維爾特聯盟的貿易通道;九大宗主國聯盟也打通了另一條通道;多拉斯帝國銀河係方向也自然打通了與仙女河係的貿易通道。

這三條貿易通道,自古以來就是維爾特聯盟總盟向外的重要貿易通道,百分之九十的商業貿易與物資流通,都要靠這些通道來完成。

神國聯盟第三聯盟雖然派出大量集團軍進行反撲,準備斷絕仙女河係向外聯係的大軍。但經過近一年半左右的戰爭之後,即使神國聯盟追加了近十億人的強者部隊,在仙女河係外圍陳兵二十億人,但也無法阻止由精銳科技部隊與大量星空將領參與的維爾特聯盟大軍收複三大貿易航道。

原因很簡單,神國聯盟占領的大量星團需要駐軍掌控與經營,大量部隊無法盡數出擊。

那些星團雖然小了些,但資源與居住星係都需要進行防守,若是派兵全力奪取三大星際貿易航道,如果那些星團再被仙女河係維爾特聯盟總盟派兵收複,神國聯盟第第三聯盟對仙女河係形成的合圍形勢有可能將全麵崩潰。

原維爾特聯盟全境周圍數十個宗主國,也不願仙女河係再次被神國聯盟與外界隔絕,最後被消滅。陳兵於邊境星域,對神國聯盟布防於各星團的強者集團軍形成適度威脅。

至此,神國聯盟第三聯盟對於仙女河係維爾特聯盟的攻勢速率便減緩下來,雖然陳兵二十多億在仙女河係外圍,但卻無法對仙女河係發起總攻。

仙女河係在收複三大貿易通道之後,由於後續精銳部隊缺乏足夠多的艦隊,無法繼續向前線增兵,因此神國聯盟第三聰明與仙女河係軍方陷入了一種巧妙而尷尬的軍事平衡之中。

可以說,神國聯盟隻能盡可能的攻擊三大星際貿易航道上駐紮的仙女河係大軍,但卻也隻能出動一部份兵力,同時還要防範外圍大量星際國家有可能對他們發起的軍事打擊。

這些顧忌,令得仙女河係的維爾特聯盟總盟軍方與神國聯盟第三聯盟軍方,均是無法傾盡軍力一戰,決定仙女河係的最終歸屬權。

神國聯盟大軍,多次準備切斷仙女河係重新奪取的貿易航道。但經過多次星團戰役之後,第三聯盟的精銳軍力與戰艦配置與能源儲備也消耗到了一定程度,無法繼續保持高強度的作戰力量。對於維爾特聯盟總盟與外界各星際國家形成的軍事壓力,神國聯盟第三聯盟也隻能暫時收縮兵力,避免進一步的損失。

能夠令得仙女河係維爾特聯盟總盟覆滅危機解除,並且令得神國聯盟第三聯盟收縮兵力,自然是要以多拉斯帝國銀河係軍方的首發戰役為主導因素。

多拉斯帝國本就是混亂星域兩大巨頭之一,與原維爾特聯盟並稱為混亂星域兩大星際國家。相比於維爾特聯盟不同,多拉斯帝國的疆域更廣闊,強者部隊的總數量更加龐大。

混亂星域之中,維爾特聯盟陷入內戰之後,多拉斯帝國也剛剛重新統一,並用由安坤皇帝登基稱帝。可以說,混亂星域之內的多拉斯帝國雖然軍事力量強大,但實力也遠未到其曆史上的巔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