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星體生命,母宇宙中最為神秘的種族之一,僅次於河係級意識體,誕生於宇宙形成早期。
形成於宇宙早期的這類特殊生命,原本是吞噬周圍星雲的小質量黑洞。但在早期宇宙物理常數未穩定形成的時代,由於吞噬能量過多,這種小質量黑洞點燃自身,形成超微粒子流有序爆發,有序能量演化後形成意識體,最終才演化成奇特的類星體生命。
在不斷噴發超微粒子流的與形成意識體的同時,類星體還需要不斷吞噬周圍同體積的恒星或者是行星,來提供給自己的所需能量,每年甚至需要消耗數百甚至數千的同體積星體,才能保證他們的繼續存活。
類星體生命的體積最大兩億六千萬公裏,最小則僅有數百萬公裏大小,相當於普通的恒星大小。
但即使是最弱小的類星體生命體,其能量強度也堪比巔峰狀態的星係九階強者,其身體密度也遠比普通恒星強大成千上萬倍。
這種類星體,在母宇宙中數量極為稀少,且由於晉階成功率極低,多半都在母宇宙的曆史長河中隕落殆盡。能像圖敏格那樣晉階到子宇宙強者的超級存在,更是稀少。
按照冷鋒從蒙德巴那裏所得訊息來看,母宇宙曆史上的類星體生命,總數量曾達到數億之多。但目前卻僅還剩下不到上百萬,它們盡皆分散於母宇宙中的各個角落,在不斷吞噬星體的過程中,都在拚命的與它們的宿命,也就是極高的隕落率做鬥爭。
類星體,如果是在沒有生命種族存在的星域間吞噬各類星體,那自然無事。但若是與其它生命種族相遇,尤其是像人類這樣從能量級數相對較低的種族與其相遇,其強橫的戰鬥力,就顯得相當可怕了。
可以吞噬各類星體的類星體生命,誕生初期就擁有星係級強者的實力,而強橫些的擁有星域級甚至河係級都並不稀奇,若是有晉階到神王級的類星體生命存在,那依睛紫所率艦隊豈不是隨時會陷入毀滅危險之中?
尤其這種類星體生命,聽主神說起來似乎還是一群,而且數量還將近兩千顆,冷鋒分身自然是焦急地趕往依睛紫所率艦隊所在的河係。
在距離冷鋒分身出發的河係,大約六百萬光年的星域中,一個大約有三十七萬光年直徑的錐狀河係,正以肉眼難以看出的速度緩緩旋轉。
在這個河係中心星域,大約有一光年大小的區域,內部有一個古老恒星係,由數量達到數百億之多的戰鬥堡壘將其團團保護在其中。這一個個戰鬥堡壘,均是由大小不一的小行星形成,數百甚至上千聚集成一團,外部的聯合能量護罩開啟狀態下綻放出無比耀眼的光芒,以光速移動,不斷巡曳在星空之中,形成一道奇異景象。
這些戰鬥堡壘的能量來源,均是采集自這個恒星係內部的那顆恒星伴星,也就是一個中小型黑洞。
在這個河係之內,數億個資源星係的大量行星表麵,皆有大量無人運輸飛船正不斷起降,運送著由機械裝置開采的物資,跳躍進入超空間中消失不見。
而每一刻,在中心星域那個星係內,隨時都有大量運輸飛船,將大量物資運送到一顆巨大達近二十萬公裏的行星表麵上,送入大量高能粒子冶煉工廠中進行提純,大量廢棄物質再由飛船運送向星係中心的黑洞方向,遠遠拋入到黑洞中,以保持那顆伴星黑洞的能量活性。
在這個星係之內,上萬名身穿黑色特種作戰服的人類軍人,分布於行星外圍,在各自的指揮官指揮下,嚴密地監視著星係內的異變。
在巨大行星表麵,一座三千公裏高的宮殿建築內,三千四百多名人類聯邦科學家,正在麵容嚴肅手持智腦終端,在各自的工作台上不斷進行著子宇宙雙向通道的再一次複雜運算。
在距離大殿約數千公裏之外,一座由大量幾何構建形成高達上萬公裏的塔型建築,通體都閃爍著淡藍色的光芒,隻是看起來頂層建築還缺少一個平台,似乎並不完整。
大殿之內,每一位科學家負責的隻不過是這類運算中的一小部分,但每一次進行一係列的運算結果,也需要耗時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得出。
在大殿正中,依睛紫的巨大雕像前方,依睛紫本人正操縱著獨立的中心智腦係統,不斷觀察著星係外的狀況,臉色顯得很是凝重。
依睛紫那美麗無匹的臉龐,並未因口袋宇宙中的數億年歲月而有任何變化。相反,因為歲月足夠長久,依睛紫雖然曆經多次隕落風險,險些就死去,但還是晉階到了星域一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