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仍有諸多疑問,但天神符裏達與主神特其克,還是在冷鋒分身的要求下,立即命令天神族與主神族所在大量河係內的族人,開始搜索彙集指定的海量重元素與小型黑洞。
係統網絡遠征艦隊的相關科技人員,也在冷鋒分身命令下,迅速返回到天神族隆裏瑪河係,並製造出大量運輸戰艦與采礦飛船,參與到此次大型的搜集任務當中。
那些重元素倒並不難找,隻是數量一時間難以達到要求,至少需要數百萬年,才能緩慢地彙集到一起。這種工程從一開始,便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隻能一點點的聚集。
但是搜索其它河係內的大量小型黑洞,而且是質量要僅高於普通中子星一點二倍左右的小型黑洞,卻顯得稍稍有些讓人覺得困惑。
要知道,即使是星域級甚至河係級強者,毀滅一個小型黑洞或許並不困難,隻要以強勢的力量,就可令小型黑洞內部引力係統失衡,導致其內部噴發,繼而結束黑洞的結構狀態令其消亡。
但想要移動黑洞而不破壞其結構,就算是天神符裏達與主神特其克也難以做得到。
幸好,冷鋒分身隻是命令所有搜索人員,隻是確定那些小型黑洞的位置並進行標注即可,卻並沒有說明這些小型黑洞的實際用途。
在天神族與主神族,甚至是係統網絡遠征艦隊開始忙碌起來後,類星體族群則由星尊帶領,分為二十支小隊,率領著大量的天神族與主神族人,陳兵布防在與母神族相近的星域內,防備著由母神族山美有可能發起的任何攻擊。
係統網絡遠征艦隊,數千名科學家中,約有一半參與了搜索重元素與小型黑洞的任務。至於另一半,則是在依睛紫的率領下,專心於研究著時間方舟與超級黑洞,再憑借著一個河係內的星係架構,推演出一個時間膨漲係統。
係統網絡遠征艦隊這些科學家,在試驗了係統網絡的諸多先進科技手段過程中,將單兵幻甲的戰鬥力提升到了足以抗衡星係級強者的等級,隻是需要操作新型幻甲的強者至少要達到星空高階等級,才足以駕馭這種新型幻甲。
在可遷移星係技術方麵,雖然整體星係的遷移技術並未有太大提高,但是星係內的整體防禦能力再度提升百分之十,小型黑洞能源利用率也大大提升,足以在返回母宇宙後,讓人類聯邦的星係級防禦力,提升到大多數科技文明,都無法追及的高度。
至於撥號係統,在原有的相控式定點傳送基礎上,不但開發出了自主式遠程單向傳送模式的撥號係統,還最終完成了雙向連續體撥號係統的技術,不但節能百分之十二,還使遠程傳送可以直接在連續撥號係統之間達成,最遠可以直接抵達到十億光年之外。
當然,想要達到那種技術層麵,需要的能量消耗還有撥號係統的沿途建立,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即使銀河係的人類聯邦再富有,恐怕也難以像在口袋宇宙中,這麼如意地運用任何資源而不用擔心費用問題。
在這之外,由於有冷鋒分身派遣出的數萬艘探測艦隊存在,撥號係統已然在整個口袋宇宙中形成,除非有極為強大的敵對生命族群出現,這一撥號係統將持久存在,並為係統網絡遠征艦隊的科學家們,提供必要地技術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上千萬年的時間,足夠諸多係統網絡科學家,對口袋宇宙進行係統的研究,遠比以往撥號係統建立前更加方便與如意。
在不同河係間試驗單兵幻甲,試驗可遷移星係的建立,試驗撥號係統的新型傳送方式,這隻是係統網絡遠征艦隊科學家的任務之一。
在係統網絡遠征艦隊外出之際,冷鋒分身由於要將主要注意力,都停留在鍛造體細胞空間上,因此他要求科學家們,在試驗新型科技之時,要全麵對口袋宇宙的內壁進行研究。
在母宇宙中,想要對宇宙內壁進行研究,那幾乎是難以想像地艱難任務。但在口袋宇宙中,由於相對來說它隻有數百億光年大小,其圓滑的空間內壁,還是可以測算得出來,並可以進行研究的。
引力曲張大於普通黑洞,但卻並無明顯物質存在的區域,其間就會有無數隱藏在空間中的秘紋架構存在,任何試圖闖過這種引力曲張區域的物質,都會被彈向另一個方向,給人一種這個空間無窮無盡的感覺,這是任何一個空間物理學家都懂得道理,那就是宇宙的內壁邊界,隻是用肉眼與感覺無法確定而已。
上千萬年時間,係統網絡遠征艦隊的科學家們,在試驗新科技的同時,也不斷通過撥號係統抵達到口袋宇宙的內壁附近,不斷衝撞引力曲張區域,引發內壁秘紋浮現,借此來研究其秘紋架構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