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兵於銀河係外的多拉斯帝國強者集團軍,足有十億人的上千支強者軍團,在銀河係外一步步緊逼向人類聯邦第二旋臂方向,但卻進展緩慢。
星空管製區,阻止任何強者甚至戰艦進入超空間與亞空間中加速航行,就算是星域級強者的瞬移也受到極大限製,沒有普通空間中的數十上百倍的能量消耗,根本就無法在這片區域內瞬移。
因此,多拉斯帝國的強者集團軍,在靠近星空管製區外圍後,其大量帝國艦隊就再次停駐下來。
雖然如此,多拉斯帝國部隊對於銀河係星空管製區外圍的人類聯邦控製的小型星團,卻開始了集中兵力攻占的行動。
每一次出動數千萬,也就是數十支強者軍團,攻擊一個僅有上百光年的小型星團,而且還是在背後有著上億後援部隊的情況下進行,這令得守衛小型星團的人類聯邦強者部隊承受了巨大壓力。
小型星團的戰略縱深不足,通常僅有數十顆生命鑒於與數百顆軍事要塞,隻是做為人類聯邦對外防禦的前沿陣地罷了。雖然有著撥號係統艦隊,隨時可以調派足夠多的聯邦部隊增援。但在這樣局限的戰場環境中與多拉斯帝國硬拚,又是占據兵力優勢的敵方硬拚,明顯於人類聯邦有極大的不利。
人類聯邦的敵人,不僅僅是多拉斯帝國,還有那陳兵在外的七大宗主國聯軍,以及神國第三聯盟的強者部隊。雖然這些敵人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目前並沒有形成大規模的進攻計劃,但總體形勢卻不容人類聯邦在目前就與多拉斯帝國做消耗性交戰,而且是在目前的局勢下消耗。
為此,翁明英統帥下達命令,命令冷芒副統帥,將派駐在星空管製區外的所有部隊盡數撤回銀河係本土星域,將至少上百個小型星團的兵力搬了一空。
如此一來,僅僅不到半個月時間,多拉斯帝國的米盧塔鋈元帥,就占據了人類聯邦曾經控製的過百個小型星團,並“繳獲”大量人類聯邦強者部隊留存於那些星團中的物資與食品,並不斷將捷報傳送回帝國軍方,並通報給安達列兄弟兩人。
人類聯邦在外圍星團的撤離,令得多拉斯帝國在“收複”那些小型星團時幾乎沒有損傷,但卻是直接提升了多拉斯帝國軍方的整體士氣,米盧塔鋈元帥的大名也開始在整個帝國內部開始響亮起來,並且受到帝國丞相代表女皇安葉發布的嘉獎令,提升這位元帥由三等侯爵晉升為二等侯爵。
隻不過,安達列兄弟兩人在得到這一消息後,卻始終是悶悶不樂。
原因很簡單,人類聯邦雖然讓出了那些小型星團,似乎很是吃了大虧,但整體軍事實力收縮之後,在星空管製區內可是保持了足夠強大的戰鬥力。
多拉斯帝國那十億強者部隊,本就是準備消耗人類聯邦軍事實力之用,但卻始終沒有機會與人類聯邦的強者部隊實打實的碰撞。
本來以為,集中優勢兵力攻占那些小型星團,人類聯邦必定會叔步步為營,利用那撥號係統運送兵力阻止多拉斯帝國進逼銀河係。
但人類聯邦這麼一退縮,卻是讓多拉斯帝國這一重拳擊打在了棉花上。
從這種情況看,人類聯邦應該有著其它目的存在,絕不會這樣簡單的放棄那些星團。
雖然在名譽上,人類聯邦似乎吃了敗仗,但卻保存了足夠實力,讓多拉斯帝國還得分出足夠多的兵力駐守那些小型星團,而那些小型星團根本就沒有任何資源存在,說起來多拉斯帝國並沒有獲取到實質性的好處,反而還要分散兵力。
一批躍遷戰艦早已悄悄列裝於多拉斯帝國集團軍中,可以運送至少數億強者部隊進入銀河係中。但多拉斯帝國在英格瑪河係與瑪蘭帝國接壤的星域,已然開始了針對那片星域數個小型宗主國的作戰計劃,因此安達列兄弟兩人暫時命令銀河係外的帝國部隊暫時進行觀望,並沒有直接派部隊進入銀河係星空管製區內作戰的想法。
沒有七大宗主國與神國第三聯盟的強者部隊進行合圍計劃,讓帝國單方麵與人類聯邦進行消耗戰,安達列兄弟可絕不會那麼做。
要讓多拉斯帝國在這次種族優選戰爭中統一混亂星域,一定要利用各種方法取得決定性的優勢,利用所有能利用到的力量,來消耗一切敵人,並設法令帝國受益,這才是他們所需要的。
二十億的多拉斯帝國強者部隊,與三十多個小型宗主國,一同向瑪蘭帝國發起了攻擊,總量達三十多億的強者部隊,正在與瑪蘭帝國邊境集結的十多億強者部隊激戰。
在戰鬥中,多拉斯帝國所統率的聯軍,目前可謂是節節勝利。強者部隊的數量本就占優,那些宗主國又與瑪蘭帝國有著長達數千萬甚至上億年的恩怨糾葛,臨時調派兵力阻擊的瑪蘭帝國軍方,自然要暫時受到壓製,甚至在戰爭中損傷極大。
在戰場上,多拉斯帝國的集團軍元帥,下達命令不斷令其中四個宗主國的部隊做為前鋒出擊,正在令那四個宗主國的精銳軍團不斷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