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好話。
趙惜柔很懂規矩,先向趙欽問安,又溫溫柔柔地奉上點心,趙欽身邊的內侍懷真性子機靈,連忙把食盒捧到趙欽跟前,趙欽卻看也不看一眼,隨手指了個地方叫趙惜柔坐下,看上去倒不像是天子與其妾室,倒像是君與臣。
“聽說你接了你妹妹進宮?”
趙惜柔未料到皇上竟提起趙如意,心裏隻以為是韋婕妤多嘴,心下已是不喜,麵上卻愈發恭順。
珠翠一掃,在她臉上留下淡淡陰影,先皇後孝期未過,宮中諸人皆做素淡打扮。暗紫色的香雲紗襯得她眉眼風流、氣韻高華。到底是國公府金尊玉貴養出來的嫡女,即使性子不討人喜歡,氣度仍是一流。
趙惜柔微微欠身,不論此人人品如何,她的規矩當真是好極了。趙欽呷了口茶,靜靜聽她下文。
“太後娘娘寬和,允我們這些潛邸舊人召家中姐妹入宮陪伴,妾身在家也時常想念家中姊妹,便接了她進來。”
所以說趙欽不喜歡趙惜柔也實在不是沒有緣由的,你一嫡女惦記家中庶妹?當然也不是家家嫡庶都是天然敵對,隻是到底相敬如賓的多罷了。尤其這庶妹回府不久,姐妹倆自小便不長在一處,於情於理都瞧不出會有多少情分。
趙惜柔的性子,趙欽深知,他挑挑眉,瞧著趙惜柔那張美的幾乎沒有瑕疵的麵孔,心中越發寡淡。
“哦?既如此,緣何要將她許給一個宦官?”
自古做皇帝的,沒有不多疑的。趙欽自然不能免俗,在聽見趙惜柔搬出太後的意^_^
“那你猜,皇上最喜歡誰?”
“揣測帝心是大罪。不過民女想,皇上喜歡有用的人,且宮裏不止有太後,還有太妃,皇上實在是仁孝之人。”
韋婕妤玩著如意的動作,忽的便停了。她忽然有些想聽這個女子講下去。趙如意卻換了個角度說這件事。
“姐姐一直以為有聖寵才有協理六宮之權,其實姐姐一直都想偏了。其實,隻要有本事,有用處,按著皇上的意思辦事,自然會有這協理六宮之權。”
這女子,是真知帝心。趙如意偏頭看向韋婕妤,見韋婕妤亦目光激蕩地看向她。兩人之間似乎有種心照不宣,亦神交已久的默契。
其實,趙如意給韋霜出了兩個主意。
其一,是除正一品妃位之外,其餘妃嬪、太妃娘家人,除聖上允準,三年準入宮問安一次。
其二,求皇上允三十歲以上,不在要務女官、宮女離宮歸鄉。
此為仁政,亦可收攏後宮之心,太後娘娘掌宮閨幾十年卻非當今生母,當今再仁孝,卻不會坐視太後永掌宮閨。天子需要仁政收攏後宮之心,亦需要一位不在太後與天子之間左右搖擺的臂膀。
韋婕妤韋霜,願做這臂膀。
“不過。”趙如意皓齒輕笑。
“這主意成與不成,其實不在這主意好與不好,而是在於娘娘的身份。賢妃娘娘與淑妃娘娘皆出身高門,賢妃娘娘有女,淑妃娘娘與何太妃一向親近。陛下願用這兩人,但不一定願信這兩人。臣女與娘娘出的主意,並非是想讓娘娘在陛下麵前顯示出十分手段,而是想讓娘娘向陛下投誠。娘娘出身書香,家事清白,潛邸舊人,多年情分,對於陛下來說,娘娘或許比高門之女更值得信任。”
那一刻,韋婕妤怦然心動。而趙欽亦不負趙如意所測,果然同時提拔了韋婕妤。
太後在次日得了消息,太後老了,有時候為了娘家不得不爭,但她亦是明白,有時候不爭也便是爭。於是在趙欽聖旨明發,許淑妃、韋婕妤同理六宮之時,太後亦隻是對慈姑姑道:“哀家瞧著趙姑娘不錯,想收在我身邊做個義女,你瞧著成嗎?”
慈姑姑便道:“娘娘看上了她,是她的福氣。”
太後一笑,便道:“不急,不是此時。此時,當讓她先見一見皇帝。”
於是,由韋婕妤起草,提趙如意為正八品司記司女史的任命文書便落到了趙欽案前。是個雨夜,韋婕妤春風得意,瞧這雨便也歡喜。趙惜柔於這一場混沌中一無所獲,亦與崔選侍生出嫌隙。
趙欽反複摩挲那張任命文書,忽然意會了她進宮的緣由。
原她是想清清靜靜過完這一生。不能做姑子,做姑子太苦,不能嫁人,嫁人受人擺布。趙欽忽然想到自己曾問趙如意,若這一生不能嫁如意郎君,當如何。
“當活得自由。”
“如何自由?”
“憑本事吃飯,得財帛,掌權威,自然自由。”
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