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1 / 3)

跟何太妃走的,何淑容嘛,從前看著以為她是何太妃的人,現在看到竟是個玻璃人,兩不沾事,一心隻有所出的皇子罷了。除了我,宮裏也隻有賢妃和韋婕妤了,可太後娘娘並不見賢妃,韋婕妤那個沒眼色的去了好幾回也都吃了閉門羹,太後娘娘這是願意給宮妃麵子的樣兒麼?”

趙惜柔這話直問到了阿崔心裏去,她心中早有計較,忙殷勤道:“這宮中諸妃,除了淑妃和娘娘您,還有誰是公府門第麼?可偏偏淑妃要巴結何太妃,誰能奈何。賢妃娘娘家世倒好,但賢妃娘娘從品貌到家世,說到底還是次了娘娘一等的。賢妃娘娘都如此了,韋婕妤更不必提。何況,奴婢說句大不敬的話,娘娘如今聖寵平平,論起來比賢妃和韋婕妤都無靠些,想來更合太後心意呢。”

果然見趙惜柔有些不高興,阿崔忙親手替她剝了個葡萄,像是要堵她的嘴似的。

又說:“娘娘您想,皇後娘娘沒了,太後在宮中也需要個臂膀不是。太後娘娘看似抬舉趙侍禦,但在奴婢看來,太後娘娘無非是瞧著趙家的麵子罷了。但若論趙家的麵子,誰又有娘娘使的更名正言順呢,何況娘娘您可是宮妃,和趙侍禦那種女官再不一樣的。”

那種女官。

這四個字細品下來其實很醃臢,但趙惜柔或許是沒注意,或許在內心深處也這樣覺得,便根本未計較崔選侍言語中對於趙如意的不恭敬,而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她是真心以為太後願意見趙如意是趙國公府的麵子,殊不知這念頭要是被趙國公夫人曉得,再是疼她也定要罵一句傻女的。

——

倒是太後聽說趙惜柔過來請安,像是有意要考校趙如意似的,忽然也不令她繼續說了,反而吩咐她道:“你那姐姐過來了,哀家實在懶怠見她,你們既是一家子姐妹,你就代哀家見見她吧。”

趙如意聽了,臉上依舊一點多餘的表情都沒有,恭恭敬敬地對太後福了福,又平平板板地問:“奴婢鬥膽問一句,太後可有示下。”

這個姑娘膽子果然很大,太後心想。

她稍微往後靠了靠,目光虛浮地看著外頭天光,滿不在乎地道:“就說她的孝心哀家知道了,日後無事不必過來。”

可真狠。

“奴婢明白。”

趙如意領了命,躬身便要往外走。宮裏的下人都是軟底子鞋,走起路來也沒個聲息。趙如意覺得逐漸開始適應宮中生活,除了,每次見到趙欽的妃妾所衍生的古怪心情……

她在壽康宮西配殿見到趙惜柔。看到站在趙惜柔身側的阿崔,她實在是半點不覺得意外。趙惜柔用人一向如此,別人都覺得好的,她偏嫉賢妒能,別人都覺得不當大用的,她非當個珍寶。也難怪潛邸出身,至今也隻是婕妤了。不過這輩子如果能在婕妤之位上終老,也未嚐不是福氣。

她看著趙惜柔,趙惜柔也看著趙如意。女官和宮妃是不同的,就比如宮妃可以穿胭脂、梅染、蜜柑、青紫這樣的重色,可以著蜀繡,蹬金鞋,女官卻隻能用藍鐵、草色、胡桃、退紅這種很淺淡的顏色。概因宮妃重顏色,女官則需穩重。

趙如意在容貌上本就不如趙惜柔,此刻兩人的妝扮又將彼此拉開一程距離,趙如意走過來向趙惜柔行一禮,趙惜柔生受了,卻莫名覺得她的氣質比從前更好了些,高華如蘭草,不爭其媚,自有幽芳。這種感覺令趙惜柔很不舒服。

“你來做什麼?”

她的聲音硬邦邦的,聽得出裏頭的勉強和不歡喜,趙如意早看透了趙惜柔這個人,也不生氣,不緊不慢道:“太後娘娘口諭,婕妤的孝心太後已是知道了,日後無事不必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