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我都看得眼花繚亂的,那亂七八糟的幾針下去,怎麼就成了一片葉子?”
“滿兒心中自有乾坤,在你這外行人眼裏,可不是亂七八糟的。”
被四嫂一通揶揄,李六嫂也不生氣,笑笑地與她挨著肩膀坐在一起,“都是外行人,咱們妯娌誰也別撇過去。”
葉滿不好意思地放下針線,“都是我閑著沒事瞎琢磨,嫂嫂過獎了。”
“你嫂嫂實誠,這可不是過獎。”李夫人拿著葉滿繡的花樣子端詳,也是越看越愛,“不然你問問,你幾個嫂嫂哪有會繡一片花兒的。”
百州城不講究女子必須精修女紅或者琴棋書畫,因為曆來的商賈環境,看賬撥算盤好似才成了年輕男女們尋常掌握的技能,哪家要是出個算盤之間見萬兩的閨女,那必然是人人稱讚,說媒的都要踏破門檻。
除了三嫂是京中人士,五嫂出身山野豪傑之家,餘下幾位都是本地人,所以女紅一項都不怎麼擅長,平日縫縫補補尚可,若是要他們也跟葉滿一樣繡出片花團錦簇來,一個個頭都大了。
比起嫂嫂們的口才和本事,葉滿覺得自己隻會拈針走線算不得多厲害,總是暗生羨慕。
李溫棋卻讓她換過來想想,“你會的嫂嫂們不會,這麼一想不是應該驕傲一下?拿自己擅長的去跟別人不擅長的比,這才能欺負人。”
想起李溫棋一本正經地教自己“欺負人”,葉滿不由湧起了笑意。看看外麵的日頭,他回來還得一些時候,今日中午也沒著家,想來是很忙的……
眾人嘮著家常,免不了繞到孩子身上。
六嫂想跟葉滿學兩招繡個虎頭帽,好讓將來自己的孩子也能有一兩件自己親娘做的東西,四嫂卻笑道:“教你可得費一番功夫,你可得提前給滿兒備好大禮。”
李夫人笑著替六嫂說了一句:“就是再費工夫,有個三年五年的還不成?不過要是你們孩子要早了,沒準倒是真趕不上。”
尋常人家的婆婆,哪個不是催著要抱孫子的,葉滿聽李夫人言下之意如此寬限,倒是微微訝異。
細想來,如今家中也隻有四位兄嫂生育了兒女,三嫂是和離再嫁,因為傷了身子已不能再孕,兒子也是原先夫家那邊帶過來的。
葉滿不禁暗暗感慨婆家如此的開明大度,尋常人家計較、在意的事情,在李家好像完全不存在。
這樣的人家,就是百州城也不好再找出來。
那廂李六嫂還感慨:“我有時倒想,早點生也罷了,等孩子大了我們還年輕,能四處走走看看。”
李夫人駁道:“你這想得不是本末倒置?趁著年輕才要趕緊多走動,把機會放在年過半百算怎麼回事。”
“還是娘說得在理!”四嫂應和了一句,卻又抱著李夫人的胳膊笑,“這可是娘親身總結的經驗教訓!滿兒可也記得多學學!”
“我就是惱四兒這張嘴!”李夫人笑罵一聲,玩笑的神情中倒有幾分過來人的認真,“像我們那時候,十來歲就嫁了人,當真是什麼都不懂,眨眼之間幾個孩子就在炕頭爬了,懵懵懂懂半輩子都過來了。你們啊,年輕,自己還是個半大的孩子,怎麼當得了爹媽,還是多長幾年再說吧。”
四嫂笑道:“那娘您都不著急抱孫子孫女?”
李夫人聞言,反是一臉嫌棄,“急什麼?我是嫌自己太閑了?”
她養了七個兒子,可以說半輩子的時間都在跟孩子為伍,對孩子自然不會多稀罕。不然也不會成天急吼吼地讓幾個兒子趕緊成家滾出去。
葉滿也從李溫棋口中聽說過,她婆婆很是喜歡女兒,當初也是想著生個小棉襖湊個雙全,可誰成想一肚接一肚都是兒子,到他們三哥的時候其實婆婆已經很嫌棄了。但那時畢竟不像現在的條件,他們年紀也是真的輕,生了幾個兒子都手忙腳亂了,不生也找不著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