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他視為老生常談的學習和思考本身,對於礦星上的人來說,卻是卻顯得極為遙遠。

他們的思維被局限在用自己的體力去開采更多的礦石,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就仿佛,他們祖祖輩輩都是這樣活下來的,在一潭死水的環境下,很難有人想要去打破、去改變什麼。

季予懷的自我認知,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和周圍人的格格不入。

他混跡在那些早就已經習慣了這些苦難而麻木的礦工和奴隸之中,從撿拾垃圾開始,接觸到一些廢棄星際物品中的少量信息,學習使用最基礎的器械,學習一些估計和核心星球上的居民來說早就過時的常識,了解周圍的環境,並慢慢的為了推翻這個礦星的壓迫和統治做計劃。

礦星上隻有極少數的農業資源,畢竟,填充了各種工業垃圾的礦洞,常常會帶有大量的毒副作用,以至於,周遭的土地,都已經變得無法種植和收獲。

待到這顆礦星的礦石被徹底挖空後,礦場主會離開,他可能帶上自己的努力,如果有合適的下個星球,也會“雇傭”相當一批當地的礦工。

再然後,這顆被廢棄的星球,就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垃圾星。

依舊會有土著在垃圾場中艱難生存,這是源於生命本身的韌性。

礦石開采結束、礦場主離開的時間點,也是季予懷唯一能夠打破這個現狀的倒計時。

季予懷沒有去給人講什麼大道理,說實話,他一個大學生,自己學過的政治理論,其實都是極其淺薄的一些觀念。

不過,對於這些情況已經不能更糟的奴隸和礦工而言,季予懷的存在,和他一直試圖在做的事情,本身就像是一顆種子。

時間久了,總會有人意識到不對勁兒,然後,這顆種子便開始生根發芽。

季予懷籌劃的借機推翻礦場主,讓奴隸獲得自由的計劃,進行得十分順利。

當然,一個十分諷刺的原因在於,這些盤桓在荒星的礦場主,已經太久沒有經曆過稍微像樣一點的反抗了。

恰好,這些正等待從礦星上運輸走的礦石,則是現成的資源。

在季予懷的推動下,礦場主的奴隸和礦工們,各自瓜分了這個星球上僅剩的資源。

損失慘重的礦場主,以及隱藏在這些礦場主背後、被季予懷挑釁到了的商人和貴族,依舊傲慢的不會給這個來自於荒星的小人物

任何一個多餘的眼神。

季予懷被整個星際社會通緝,是那些所謂的上層人對這次反抗行為的唯一回應。

而後,便是理所當然的逃亡生涯。

輾轉離開了這顆礦星之後,季予懷還沒來得及看到真正的核心星球的樣子,被又機緣巧合的落在了星際海盜的手裏。

意外叫破了季予懷的身份後,當時一個紅頭發海盜甚至頗感興趣的詢問道:“除了官方的通緝之外,也有暗地裏的追殺,你到底是怎麼掘了他們的祖墳,讓人這麼恨你的?”

季予懷隻覺得自己無辜極了。

他當時還摸不準這些星際海盜的路數,便隻是委婉的表示,“我為礦星上的大家普及了一下打土豪分田地的曆史進程。”

當然,行動本身是一回事,在人的心裏留下反抗的火種、並且讓人看到,反抗是可以成功的,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