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裏做好這樣的打算,寧香挎著舊得起毛邊的黃書包出門,到河邊伸頭看了看,打算搭別人的順風船去縣城。
這年頭上,蕪縣周邊這一片,鄉到鎮、鎮到城之間沒有後來那麼多的路,出門上城基本都要靠船。寧香倒是想自己步行去縣城,但隻怕找不見路,一天也到不了縣城。
站在河灘上等了一會,寧香捏著黃書包的帶子正木神的時候,忽聽到一聲:“要出門?”
寧香回過神一看,又是他們隊的隊長林建東,搖著小船正到她麵前。她客氣笑起來,看著林建東說:“想去縣城辦點事來著,隊長你這是往去哪?”
林建東是個熱心好隊長,自從當了生產隊隊長後,就一直秉持著“為人民服務”的準則,一心為他們隊的社員謀生計謀福祉。
他笑一下說:“巧了,我也去縣城辦事,上來吧。”
寧香沒跟他客氣,在他把小船搖到河灘邊的時候,便一腳踩上船板上船坐了下來。
兩人一個隊裏長大的,玩到十來歲的年紀,陌生自然算不上。昨晚又坐在河灘邊聊了幾句,現在更不覺得有多生疏。話題有的聊,畢竟小時候都在一起玩。
人這一生當中,大約童年那段世間是最無憂無慮的。寧香活了一輩子,小時候的很多事情都記不大清了。聽著林建東事無巨細一樁樁一件件地講,她聽得忍不住開心,不時就噗嗤一下笑出聲。
林建東從昨晚見到寧香,就覺得她身上蒙著一層陰霾。現在看她笑得開心,好像初升的陽光破開了她眼裏的黑暗,讓她雙眸都亮起來了,於是他講得越發賣力。
兩人一路說笑,搖著小船從甜水村到縣城。
下船分道的時候,林建東對寧香說:“我要是回來的晚,你就在這邊等我一會,我帶你回去。”
寧香點頭跟他道了謝,便轉身往城裏辦事去了。
她身上帶著自己這大半年偷偷做刺繡攢的一些錢,先去電報局給江見海發了一封電報。因為電報是按字數收錢,一個字要四分錢,所以寧香隻發了四個字——中秋速歸。
發完電報,寧香又順手印了一張離婚申請書,隨後在縣城的街麵上繼續逛了逛。
她捏著手裏那點錢,計算著接下來的生活,吃的喝的玩的一樣都沒有買,最後隻買了兩盒蛤蜊油。
蛤蜊油是縣城國營百貨商店裏最便宜的護膚品了,寧香買它回去,是要把自己的手再養回去。她當然可以通過上工掙工分養活自己,但她還是更想靠做刺繡掙錢。
這大半年在江家被使喚著做一切雜事,她手指現在略顯粗糙。刺繡裏的細活要用很細很細的絲線,手指一旦粗糙就沒法做,要做細活隻能把手先養回去。
寧香在刺繡上很有天賦,但上輩子在嫁給江見海以後,前兩年留在鄉下照顧婆婆李桂梅,還偷偷做點粗活攢點私房錢,後來跟江見海進城,基本就沒再正兒八經做過刺繡了。
在城裏的生活,不過就是每天伺候完老的再伺候那三個小的,家裏家外忙活,全是吃喝拉撒那些讓人瞧不上的雜事。做得再多,也沒人認可她的付出,都覺得她占了大便宜,享了江見海的福。
前世的事不去多想了,寧香把買好的兩盒蛤蜊油放回黃書包裏,抬頭看一下半空中抬高的太陽。隨後她沒再在街麵上多逛,挎著黃書包回了停船的碼頭。
到碼頭的時候林建東果然還沒有回來,她便先找個有樹蔭的地方呆著。坐著的時候就眯眼看著河麵上船隻往來,烏蓬小船、住家船,有的大船上印著“為人民服務”字樣,發動機“轟隆隆”地響。☆思☆兔☆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