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布置店鋪的時候她就在店裏放了繃架和物料,打算沒事過來做活。
她這樣在店裏做繡活的話,也算是個吸引客人的手段,算是當眾給大家表演繡技了。本來嘛,她自己就是個活招牌,這個店鋪就是靠著她的影響力開起來的。
而店鋪正式開起來以後,每天的生活又慢慢進入另一種模式,原本繃著的神經也便完全放鬆了下來。不再需要上課學習,寧香日常大部分內容就是做刺繡。
還是和以前一樣,先和林建東一起找靈感出畫稿,或者直接在林建東平時畫的畫稿中挑。林建東細化完畫稿以後,寧香再拿去製作底稿做成繡品。
林建東每天的日常就是看報紙看雜誌,招待客人賣東西,偶爾接觸一些外地的客商,便攀著人家聊很多大城市裏麵的事情,尤其工藝品方麵。
他沉得下心耐得住性子,打算先把店鋪經營得穩定下來後,再出門去跑生意。因為跟寧香合作了好幾年原創繡品,他對刺繡裏的門門道道都了解,不必再學。
開店的日子一天天平穩順遂下來,天氣漸暖,三月的風吹在臉上軟得醉人。
王麗珍每天也過得很充實,要麼和鄰裏的老婆子們在一塊,要麼沒事自己出去擺地攤,再要麼也來店裏看一看學一學,想著如果有需要自己也能頂上。
再沒事的時候呢,王麗珍就在家裏做吃的。三月又到了吃青團的時候,她便和鄰裏的幾個老夥伴去找了漿麥草,回來磨糯米粉煮紅豆,哼著小曲蒸青團。
晚上寧香和林建東關了店鋪回到家,一進門就聞到了青團的清香。寧香看到餐桌上那麼多青團,“哇”一聲不多客氣,直接先吃上兩個。
吃青團的時候三個人又坐著聊天,說起這青團都有什麼餡的。像他們自己在家做青團,通常做的都是芝麻或者紅豆的,其他蓮蓉百心什麼的複雜一些不大做。
寧香笑著說:“鹹蛋黃肉鬆餡還挺好吃的。”
聽到這話,王麗珍直接瞪起了眼睛來,“鹹蛋黃肉鬆?這是什麼餡?”
寧香咬著紅豆青團眉眼掛笑,“我也是無意中吃過一回。”
王麗珍和林建東可沒吃過這麼稀奇古怪的青團,隻當新鮮事聽了。吃完青團吃完晚飯,三個人要麼有事忙自己的事,要麼還是會在一起聊一聊閑天。
現在不像以前那樣需要擠時間趕時間,寧香白天在店鋪裏做一天刺繡,晚上回來會放鬆休息一下,不會再把自己逼得那麼緊。
因為市麵上沒有其他刺繡品牌店,而且寧香的名氣不同一般,所以寧香閣開業到今天,生意一直都是不錯的。尤其申海離得近,那邊會有人一起結伴過來買繡品。
眼下這個時代,就是不管做什麼生意,隻要敢想敢做搶在別人前頭,那基本就能做起來,因為市場沒有被開發,可以說誰做這塊大餅的一大半就是誰的。
總之一切都和寧香林建東兩人預期的一樣好,所以現在寧香也沒什麼太大的精神壓力。隻想著好好經營些日子,等有了足夠的基礎和資金,再把店麵往外地開。
今晚三個人在一起講講話熱鬧熱鬧,在王麗珍開始神情疲困的時候,寧香和林建東便讓她回屋睡覺,他們兩人也便分別回自己的房間準備休息。
王麗珍因為腰不太好不想爬樓,所以就是住在樓下的。林建東搬過來以後,也是住在樓下,每每晚上王麗珍要是有什麼需要的,他還能起來幫一把。
寧香自己一個人住在樓上,樓上除了她的床褥桌櫃寫字台,剩下的幾乎都是物料繡品,繃架畫作底稿還有一些她做的成品半成品,儼然就是個私人工作區。
關了燈躺到床上以後,寧香沒什麼困意,在夜色中眨著眼睛想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