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誌遠權衡了一下,選擇了安陽侯府的姑娘。這時候,老家的原配就有點礙眼了。趙誌遠也不願意擔個過河拆橋的名聲,就準備安排原配去世。到時候多哭兩聲就是了,不耽誤他表現情深義重。

安陽侯對趙誌遠的決定狠狠地點了個讚。既然要許以愛女,趙誌遠的原配確實是有點礙眼了,肯定是要處理一下的。於是,兩人一拍即合,安陽侯派出一支心腹人馬秘密趕赴趙誌遠老家,送趙誌遠的原配以及嶽家人上路。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反正就是最後這支人馬被趙誌遠的嶽家活捉了,直接送了衙門。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這種事,禦史台第一時間就知道了,早朝上,火力全開,衝著趙誌遠和安陽侯就去了。

官司都經了禦前了,又是事涉安陽侯這位重臣以及新科狀元,自然是大理寺,刑部,禦史台三司會審。最後,證據確鑿,安陽侯和趙誌遠被發配邊疆,安陽侯府被降為安陽伯府,爵位由原安陽侯的親弟弟接任。

有趙誌遠這位前輩的事跡在先,陳文自然也要考慮下進退得失。他們玉隆縣縣令職位隻是七品,無如意外,趙誌遠一定會得中進士,很大可能還是一甲二甲之間。帝都又有榜下捉婿風俗,縣令家的姑娘又不是長得花容月貌,有什麼詠絮之才的,實在是犯不上。

帝都可是臥虎藏龍之地,榜下捉婿的人家,地位都不會太低。退一步講,就是帝都的七品官,也比外縣的七品縣令高半級。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之女,真不一定值得他拆次橋。

至於王夫子麼,陳文的感激也不是假的,這些年的節禮確實也沒有斷過,反正都是妻子的嫁妝裏出,他還能得個好名聲,自然沒有不樂意的……

不管陳文心裏怎麼想的吧,現在形象確實非常正麵也是真的。

夾帶完了私貨,還是要回到正題上。既然是科舉指南,總要有些對科舉有幫助的幹貨才是,不然哪有人看喲。

畢竟不是陳文寫的書,所以,一些讀書心得周安不好講太深了。周安講了一些考前心理之類的,主要就是要放鬆,家人不要給當事人壓力。壓力太大容易心理失衡,影響發揮。

另外,周安講了一下應考前陳文娘子為他所做的一些準備,以及一些考前注意事項,比如,吃食上有哪些忌諱,要準備哪些可進考場的工具,以及考前幾天的食譜,包括去考場帶什麼食物比較方便之類的。這些知識最起碼可以讓一些學子少走一些彎路。同時,也突出陳文娘子的細心體貼賢惠。

碼完後,周安放下筆,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陳文,等著接招吧。

第3章 收拾黑心姐夫(三)

這年月的私塾有點像後世的補習班。夫子們一般都是在自家找塊兒地兒,就可以招生了。王夫子的補習班就是開在家裏的。自從陳文得中案首後,王夫子也跟著水漲船高,一躍成為玉隆縣的名師。前來報名的學生漸漸多了起來,特別是陳文中了解元後,王夫子的知名度就更大了。

學生多了,自然收入就多了。王夫子在家不遠處專門買了塊兒地,建了個院子,專門做私塾之用。

周安拿著寫好的書,帶著小廝阿硯去了王夫子的私塾。隻見私塾門口還有一塊匾,寫著“王氏私塾”,走進院子,看見不少桃樹和李樹,取桃李滿天下之意。反正吧,收拾得還特別像那麼回事。周安心裏撇了撇嘴。

私塾裏正在上課。周安也不急,在院子裏轉了轉。

王夫子也發現了周安,下了課笑著迎了出來,“四公子,今天怎麼有空來老夫這裏?”

陳文一直立的是有情有義,對妻子此情不渝的人設,現在的周安,是陳文愛重的妻子,可不是將來的下堂妻。不看僧麵看佛麵,王夫子對這個新晉解元、未來新科進士的小舅子,還是很給麵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