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時候,你們全家,包括你那個中秀才的爹,都要下地幹活的。也沒見你日子過不下去,我們周家,好歹還有五六個下人,地還都是租出去了,你來了也沒有在吃穿上虧待過你,怎麼日子就過不下去了?

當下老兩口就找到劉氏娘家,必須得給我們個說法!

劉氏娘家爹媽一聽,也挺尷尬的,他們也沒想到,女兒這麼作啊。“親家,女兒我是交給你了,該打就打,該罵就罵!甭客氣。”劉氏爹娘能說什麼?親家,不行,你家就把我女兒休回來吧?

想的美!

當然是把球踢回去了。反正周家也不能把他們家女兒打壞了不是。劉氏呢,就跟彈簧似的,周家一強,她就弱了。好了沒幾天,就又犯了,開始生病,反正吧,還是暗暗地要求提高生活質量。周安他娘氣得直抹眼淚,他們家也不是那種刻薄的人家。大家在一個鍋裏吃飯,從來沒有說過吃什麼背著兒媳婦的。家裏做衣服,有他們的,也有兒媳婦的,也從來沒說,家裏人做衣服用好料,給兒媳婦差點的料子的,從來沒有過。怎麼兒媳婦就感覺委屈了呢?

要說,這是哪家高門大戶的千金,興許是從小養嬌了,可是,他們娶的,說起來是個秀才之女,其實實質上,就是個農戶之女啊。彼此拉鋸了這麼兩回,周家他爹就怒了,這種兒媳婦,周家實在要不起,實在不行,就休妻吧,你不是喜歡回娘家嗎,幹脆,回去就別回來了。其實不隻周安他娘疑惑,周安他哥也挺疑惑的。還記得那年,煙外曉寒輕,你我在郊外相遇,那時候的你,嫣然一笑,找動了了我的心。怎麼現在,就物是人非了呢?

不管怎麼說,爹媽總是親的,可能是家裏條件不夠好,兩人沒有白頭到老的緣份吧。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她把爹娘氣死,周軒也下決定休妻了。劉氏天天這麼鬧騰,他的精力都牽扯在這上麵,實在受不了。這邊周家終於下定決心休妻了,結果,劉氏有孕了!

周家就說了,這個孩子,你要是願意打就打,周家給你出筆營養費。再另外給你十兩銀子你回家就是了。劉氏當下就抹著眼睛,低頭向公婆認錯。希望看在她肚子裏孩子的份上,饒了她這回。以後她一定好好和相公過日子。劉氏哭得那叫一個淒慘,這下,就算為了孫子,周家也不好說休妻了。總不能讓孫子流落在外不是。再加上劉氏說了幾句軟話,周家老兩口也算是有個台階下了。隻盼著,兒媳婦能把毛病改一改,小兩口好好過日子就是了。半年後,外敵扣關,攻破了西靖關。當地強製征調民夫人伍,周軒軍書上有名,應召入伍。這一仗,一下就打了兩年。期間,劉氏生下了周軒的兒子周浩晨。周軒因為做戰英勇,升到了百戶,周家也算是成了官宦之家。戰爭結束,周軒榮譽歸來,當天晚上,一夥流寇潛入周家,周軒為了保護家人,被流寇一刀紮入胸口,當下就沒了性命。在街坊四鄰幫忙下,三個流寇被捉住,送到了衙門,判了斬立決。抱著死去的周軒,周家人的眼淚都快流幹了,自從周軒從了軍,家裏人沒有不提心吊膽的。好不容易盼到他平安歸來,結果,就出了這種事。辦完周軒的葬禮後,周安父母就大病了一場。周軒沒了,就涉及到劉氏的去留問題。周家的意↑

一個是前百戶之家,現在百戶去世了,算是平民之家。一個是邊關副將家,兩家一對上,誰輸誰贏可想而知。想把孫子搶回來哪就那麼容易了。回家的路上,周安他爹正好碰到當地總督大人來勞軍。周安他爹突然就想起來,哎,好像十幾年前,有個舉人,欠他一個人情來著。那個舉人,和這位總督真像。一打聽,嘿!兩人是父子。雖說施恩不圖報,不過,為了孫子,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再說,他們這也算合理要求。周家當下備下禮,遞了帖子和當年的信物到總督這裏。周家滿心希望都在總督大人這了,一個舉手之勞,張張口,就能還一個人情,這筆買賣多合算啊,相信總督大人應該不會拒絕的。哪裏想到,人家總督大人就是不走尋常路呢。最後總督勸說周安父母放棄孫子的撫養權,說孩子在葛家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吃穿上也不會受虧待的。還說葛副將的正妻無所出,身子骨不大好。暗示他們劉氏極有可能扶正。你孫子又不是被賣了,是去當三品大員家的小少爺去了。周家還能怎麼著?隻能回一句全憑大人吩咐。沒辦法,人家說是商量,其實就是等著同意的,哪裏有別的選項。後來葛夫人去世,劉氏確實是因為生子扶了正。哪裏想到,劉氏也是狠心,根本不讓他們見孩子,後來甚至給孩子改了姓,周浩晨變成了葛浩晨。除了安慰自己說人家葛副將是拿孩子當親生的看待的,周家還能怎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