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就是總督大人?”周安他娘更疑惑了,年紀好像…………不像啊,不是說當初救的是位小兄弟?

“哪兒啊。朝中的官職,越往上越難升,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我認識那位小兄弟的時候,他還隻是個舉人。就算第二年就中了進士,也不可能十幾年時間,就升為朝中一品大員的。”周安他爹搖了搖頭。“那是?…………”

“他和那位小兄弟長得很像。還都姓方。還有,十幾年前做到知府的人,要是官運亨通的話,現在差不多就可以做到總督了。能做到地方大員的,多半都會是皇上心腹。揚州知府,可是個肥差,一般人爭不到的。”周安他爹解釋道。一些官場上的規則,小時候爺爺就跟他講過的。可惜他苦讀多年,在科舉一道,卻是沒什麼天份,連個秀才也沒中上。朝廷的稅銀,大半來自江南,能在準揚做知府的,哪裏又是簡單的。現在種種跡像都表明,這位總督大人,應該就是他救的那位小兄弟他親爹!

“等明天我就去讓福叔打聽打聽。”周安他爹眯了眯眼道。希望他沒有猜錯。阿福是周家的老管家,也算看著周安他爹長大的。雖然知道事情最後肯定不成,周安心裏還是想讓父母去試一試的。前世,在周家的事情上,這位總督大人並不無辜。要是他願意幫忙,對周家來說,是情份,要是不願意為了周家和一個邊關大將對上,不摻和就是了。周家雖然不高興,也不能怎麼著他。可恨的就是他拿了周家做了人情,斷了周家的希望,這就有點太缺德了。那麼,這輩子,他就總要給對方一個露出狐狸尾巴的機會。果然,第二天,周家的管家查到,他家老爺,應該就是方總督的兒子的救命恩人!

當下周家就滿懷希望地投了帖子。很快,周家收到了回帖。周安他爹娘趕緊帶著禮單和當年的信物上門了。第一次登門時,這位方大人說幫著問問,還送了回禮。結果,三天後再登門,這位方大人態度大變。說孩子太小,跟著親娘可能更合適一些。還說不如讓他做東,讓周家和劉氏見麵談一談,大家化幹戈為玉帛。“這位大人怎麼能這樣?啊?咱家當年好歹也救了他兒子的性命,不是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嗎?堂堂一品官員,做事這麼不講究,不報答咱們就算了,也沒有說幫著別人跟咱們搶孩子的道理。”氣得周安他娘回家後直抹眼淚。“簡直是欺人太甚!”

“誰說不是啊,我哪裏會想到……………”人心這麼不古啊。周安他爹也是後悔不已,本以為,到了總督這個地位,幫他們要回親孫子,應該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一句話就能還個救命之恩,多上算的事兒,哪兒想到,這位方大人就不按牌理出牌呢?

周安他爹落下淚來,他們被人以權勢搶了親孫子不算,欠了他們救命之恩的人家還想要他們去給搶他們孫子的人賠笑臉,這都什麼事啊。早知道,還不如去找族裏幫忙呢。雖然時間周期要長一點兒。唉!

“爹,娘,不如這樣,你們先稱病,把這事兒先拖著,畢竟他們不占理,大寶又已經在劉氏手裏了,咱們就是不去赴他們的勞什子宴會,他們應該也不會逼得太緊了。我呢,去一趟京城,聯係下族裏,看看族裏怎麼說。”

如果知道他們是景安侯府的族人,估計葛副將搶孩子之前肯定也要先掂量掂量。因為認祖歸宗是大事,周家並沒有張揚過,主要也怕有心人在他們身上做文章。本來劉氏過門後,應該被告知這個秘密的,結果,劉氏剛進門就開始作,和周家離了心,周家人就沒跟她提個這個話題。姓方的前世還讓周家簽了一個答應把孫子給劉氏撫養的文書。還找了當地的縣令和幾個的士紳做保山,要周安說,簡直是缺德帶冒煙的。“不成,不成!娘不許!娘不許。”周安他娘睜大了眼睛,頭搖得跟波浪鼓似的。“你大哥已經沒了,大寶也被劉氏奪走了,娘現在隻有你和你弟弟兩個了,娘不想看到你有什麼閃失。”她握著二兒子的手,眼淚跟斷了線的珠子似的,止也止不住。二兒子今年也就九歲多點,十歲還都不到。京城離西北,千裏迢迢的。安哥兒也從來沒出過這麼遠的門兒。還有就是,家裏現在這樣子,她實在經受不住再失去一個兒子的打擊了。“娘,我不小了,今年也十歲了。你忘了,說書先生說過,前朝有個吳姑娘,她父親被人陷害,被判斬監候,也是她到處搜集證據,告到大理寺,最後幫她父親討回了清白和公道。娘,人家一個姑娘,都能為家人奔走,我一個男孩子,難道還不如人家一個姑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