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個護衛護送著周安父母,小弟還有小侄子踏上回就路。世子是個非常有分寸的人,也沒好意思讓人家葛副將著急,托人給葛府遞了封信,告訴他,孩子我們帶走了,現在已經跟著祖父母回京了,讓他放心,他們老周家會好好地照顧自己家的子嗣的。並且,歡迎他們以後派人去京城看這個孩子。地址打聽景安侯府就成了,不用謝。葛副將接到信,當下就氣壞了。他倒不是多在乎這個孩子,主要是,這事他媽的打臉啊。葛副將是個直人,直接奏折一封,把景安侯參了,告他教子不嚴,奪人子嗣。皇上一看到葛副將的奏折,心裏樂開了花。葛副將的奏折一看就不是自己起草的,奏折裏,對景安侯世子派人搶孩子時的可惡,孩子母親失去孩子的痛苦進行了層層的渲染,步步推進,簡直是讓人見之傷心,聞之落淚。葛副將肚子裏沒這點墨水!
當皇上的,哪個願意看到底下的文武大將太團結喲。要是大家都團結了,他晚上就睡不著了。他也是個多年的吃瓜精英了。每天上朝的時候,大臣們在大殿裏,撕逼的事兒還少了?
通過遞折子送瓜的臣子也挺多的。葛副將這奏折一看就有點避重就輕嘛。鬧不太清就找人來問問吧,皇上就找了他的吃瓜助理,貼身大太監劉義,問他葛副將和景安侯家的瓜是怎麼回事?
劉公公這裏,帝都的大瓜還是挺全的,有的都分門別類整理好了。他就說了,景安侯府最近剛認回來一支族人,應該就是孝宗當年那個據說被景安侯下令除族的人的後人回來了。這家人口倒也簡單,周家父母膝下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做到了百戶,後來遇上劫匪沒了,留下了個幾歲的遺孤。景安侯世子搶的應該就是這個孩子。景安侯府一族新開了個作坊,聽說挺掙錢的,好像就是這家族人拿回來的方子。族人都入了股了,月月有分紅。聽說景安侯世子還專門跑了趟西北,就是為要回這個孩子,多半酬的就是這個方子錢。、
皇上一聽,更好奇了,“嗷,看來這個方子還挺賺錢的”
“聽說景安侯族一戶族人家裏一個月能分上三十多兩呢。要是商人拿出這個方子來,未必賣得出個好價錢,周家倒底是景安侯府同族,總有情份在的。”
皇上聽完,就心裏有數了。既然葛副將參了,總要把景安侯府私下叫過來,解釋解釋的。“愛卿,中間可有什麼誤會?”皇上假假地問道。景安侯一聽葛副將找他麻煩,當下也氣壞了。我把嫡長子派過去,親自去你府上拜見,結果,你不給我麵子!就這麼著,我也沒怎麼樣你,沒想到,你奪人子嗣你倒反過來找我的麻煩了。豈有此理。景安侯就講了,這孩子是他們周家的骨血。孩子祖父母都健在,年紀也都不算大,剛四十左右,照看個孫子長大也沒問題的。而且這孩子還有兩個叔叔。錢財上,周家也是不缺的,到時候還有他們族人看顧,孩子肯定會衣食無憂得長大的。他認為,周安的私事完全不勞葛副將操心。當然,有一點,他還是要重點強調一下的,就是吧,劉氏是在前夫孝期內和葛副將無媒苟合的。還大著肚子進的葛家,就憑這人品,我們對劉氏的教養也不放心呐。還有,皇上哎,這曆來誥命都是獎勵品德潔高的官員家眷,這劉氏,應該是不適合做誥命吧?
這事本來就是景安侯府占理,再說,孩子已經在周家人手裏了,皇上也想好了稀泥從哪個方向活了。退下吧。皇上擺了擺手。皇上在回折裏,訓斥了葛副將幾句。說孩子已經給人家了,警告他不要多事。三年後,周安在科舉上一路高歌,先是中了秀才,第二年舉人,第三年直接進士。。十三歲的進士。絕對可以稱得上一句少年英才了。大辛朝自打開國以來,這麼年輕的進士,也是頭一個了。景安侯對周安也是頗為看重,還親自來喝了他的慶祝酒。他倒是沒什麼打壓旁支的心思。獨木難支,旁支過得好了,對世子來說也隻會是助力。周安羽翼未豐,本想著過兩年再對付方總督的,沒想到,沒多久,方總督家就為帝都吃瓜界貢獻了個大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