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嫡子了,但凡是有些家底的人家,就連庶子也不會願意給人做男妻。_思_兔_在_線_閱_讀_
顧小公子是侯爵府的嫡子,對於這樣的事,自然是不願意接受的。
宣旨太監前腳剛走,顧小公子後腳便在家裏大鬧了一場,直言說不願意嫁。
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賜婚,哪裏由得顧小公子說願意不願意?
見顧小公子鬧得實在是厲害,承恩侯無奈之下幹脆將顧小公子關進了祠堂,並且放下狠話,讓顧小公子什麼時候想通了,什麼時候再出來。
而承恩侯口中的“想通了”,自然是讓顧小公子點頭,表示願意嫁給三皇子。
誰知道往常一點苦都吃不了的顧小公子,這次卻咬死了不願意鬆口。
也不知道是祠堂的環境過於惡劣,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在被關進祠堂後的第七天,顧小公子最終沒能挺住,直接昏了過去。
屬於顧小公子的記憶到這裏就直接結束了,想來在那個時候,顧小公子就已經一命嗚呼了。
等到顧硯書將思緒從回憶中抽離的時候,白術還沒有停止他的勸說:
“雖然三皇子的確是凶了一些,但是奴才聽聞三皇子對陛下的旨意並沒有什麼不滿的地方,少爺您想開些,想來三皇子並不會為難您。”
“凶了一些……”
顧硯書眉頭微挑,輕聲重複著,稍稍回憶了一下,便知道白術為什麼會這樣說了。
三皇子,名喚秦戮。
單從這個名字來說,便能感覺到一股殺氣撲麵而來。
而三皇子本人,也的確對得起這個名字,很是不好惹。
在顧小公子的記憶當中,三皇子秦戮不僅不好惹,甚至還是一個長著三頭六臂,凶神惡煞的妖魔鬼怪,多看一眼都會做噩夢的存在。
從顧小公子的記憶中,顧硯書發現,不僅僅是顧小公子一個人對三皇子秦戮是這樣的印象,就連天齊國中其他的百姓,也皆是如此。
而這其中的緣由,則是要從三皇子本人說起。
與這片大陸上的其他國家比起來,天齊國國力相對較弱,兵力也排在倒數。但偏偏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天齊國又是幾個國家中相對較為富饒的國家。
弱小卻有錢,這就如同稚子抱金,行於鬧市,自然會引起旁人的歹念。
所以往前十幾年,與天齊國相鄰的幾個國家都有些不安分,天齊國也因此,經常麵臨一些或大或小的戰爭。
戰事一起,天齊國便不得不分出精力財力去抵禦外敵,但又因為自身的弱小,經常吃敗仗。
戰敗之後,為了確保國境之內的安穩,天齊國隻能選擇向敵國割肉賠款,以求一絲苟延殘喘的機會。
每次賠償,都會讓天齊國元氣大傷,甚至於國力衰減,國力衰減之下,到了兩兵交接之時,難免又會再吃敗仗……
幾次三番下來,這樣的情況便直接形成了惡性循環,一循環,便是十幾年。
要不是天齊國百姓韌性夠強,而天齊國的君王也很給力,說不定天齊國早就在這一場又一場的戰事和一年又一年的消耗之中,被鄰國蠶食殆盡了。
一直到五年前,才終於有人站了出來,打破了這個看似無解的惡性循環,而這個人,正是三皇子秦戮。
五年前,年僅十五歲的秦戮第一次奔赴邊關。
那個時候,無論是天齊國的百姓,還是鄰國的將士,都覺得秦戮去往邊關的形式意義大於實質內容。
畢竟天齊國不可能將勝利的希望寄托在一個年僅十五歲的孩子身上,而秦戮去往邊疆,卻能夠以皇子的身份鼓舞士,表達皇室與邊關將士共進退的態度。
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