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寧國公府等勳貴雖然狠得牙癢癢,但奈何彼時的秦戮風頭過盛,無論是在朝堂還是在百姓之中,都是一片讚揚之聲。

寧國公府隻能選擇就此作罷,選擇暫時蟄伏。

軍中的勢力受到了空前的打擊,李明鵬這般幸運留下的獨苗苗便顯得格外地珍貴。

自那之後,寧國公府直接將在軍中所剩不多的資源,全都給到了李明鵬身上。

奈何還不等寧國公府將李明鵬培養起來,李明鵬便因為夜襲之事在秦戮眼前掛上了號。

後來李明鵬因傷退出軍營,其實並非意外,而是故意。

彼時秦戮想要處理李明鵬的決心已經十分高漲,寧國公府到底在軍中經營了十餘年,即便現在式微,耳目也比旁人更加機敏。

掌控著寧國公府在軍中的大部分資源的李明鵬,幾乎是在第一時間,便知道了秦戮的打算。

知道依照秦戮的性子,若是真要下定決心處置他,定然不會再聽他狡辯,也定然不會手下留情。

在活命與退出軍營之中,李明鵬非常幹脆地選擇了後者。

於是在接下來的那一場交戰之中,李明鵬明明有保全自己的餘地與機會,卻依舊將手臂送到了敵人的刀口中,挨了這麼一下。

接下來的事兒便如同李明鵬的意料那般,在他受了重傷之後,秦戮顧忌著還在軍營中的將士,為了不讓將士們心寒,還是將他給放走了。

但即便是這樣,秦戮在給李明鵬的批語中,也寫下了保留意見。

故而李明鵬不是不想去更加繁華的城池,而是秦戮的批語,根本不允許他這樣做。

原本李明鵬還想讓寧國公府從中運作一下,但離開了軍營又廢了右手的李明鵬,對於寧國公府也就沒有了太大的利用價值。

寧國公府幾乎想也不想,便回絕了李明鵬的要求。

對於曾經手握權柄的李明鵬來說,在陽臨縣這樣的地方做個小官的日子,格外地不得誌。

漸漸的,李明鵬心中便恨上了讓他不得不從軍中退下的秦戮。

這次聽聞秦戮要來溢州,李明鵬幾乎是在瞬間便想到了他與秦戮之間的種種恩怨,當即便想著要給秦戮一點顏色看看。

但甚至秦戮的手段,以及止戈與興仁的能力的李明鵬,深知此事不若想象中的那般好做。

若是一擊不中,便再無後路。

為了謀劃出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李明鵬隻能一邊在心中打算著,一邊盡量在堤壩上安排上自己的人手。

在這個地方,止戈設置還調查出了一個小彩蛋。

那便是當初桐潭縣的事兒,背後也有李明鵬的影子。

李明鵬本來想讓桐潭縣縣令好好壓榨一番手底下的人,而後他再從旁煽風點火,說這是厲王府為了節省開支故意為之,引起百姓暴動。

誰知當時事情暴露地太早,秦戮處理地也太快,根本沒有給李明鵬完成接下來計劃的機會。

第一個計劃破產,為了防止厲王府的人查到自己身上來,李明鵬隻能快速斷尾求生,並且迅速蟄伏下來,再想辦法去尋找第二次機會。

誰知道自從桐潭縣的事兒暴露出後,厲王府的人便對堤壩上的事兒更加上心了,李明鵬根本找不到任何漏洞。

原本李明鵬以為,他不會再找到第二次動手的機會時,卻收到了寧國公府的來信。

這個時候,寧國公府因為大皇子被禁足,貴妃的求助也是急的焦頭爛額。

寧國公府幾乎將所有的希望都押注在了大皇子身上,若是大皇子真的不行了,待到新帝繼位,寧國公府定然會被抄家滅族。

寧國公又怎麼會允許這樣的情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