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鵬給出的供詞的確很有用,秦戮根據他的供詞,也的確查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順著這些蛛絲馬跡,秦戮甚至還查到了一些意外之喜。

但因為時間過於久遠,其中還有兩年的休戰期,大多證據都已經被掩蓋。

秦戮回京之後,整頓三軍的進展一直不如人意,便是因為他雖然知道了軍中蛀蟲是誰,卻一直找不到證據以及理由將其合理拔除。

秦戮在軍中威名在外,他在一日,這些人便一日不敢妄動。

隻有他離開了,這些人放鬆了警惕,才能看出來某些人到底是人是鬼。

現在交還兵符的確比計劃中提前了一些,同樣不算是最好的時機。

但總的來說,還是利大於弊。

原本還想著好好安慰一番自家小鹿,必要的時候犧牲一下色相也不是不可以的顧硯書。

在看到自家小鹿如此生龍活虎,還有精力盤算著怎麼徹底清掃三軍的模樣,頓時便將自己心間的想法,給按了回去。

秦戮這邊算盤打的是劈裏啪啦地響,全然不知道自己撥弄算盤的時候,錯過了什麼樣的福利。

說過了兵符之事,顧硯書便忍不住與秦戮分享起了這次王府出海隊伍的成果。

首先拿出來給秦戮看的,自然是這次收獲最大,也是最意外的驚喜——

紅薯了。

旁的不說,這生紅薯的外表,確實算不上好看。

即便是洗幹淨了,也像是一個灰撲撲的土疙瘩,屬於放在路上,旁人都不會多瞧一眼的模樣。

秦戮雖不是以貌取人之輩,但在看到這灰撲撲的土疙瘩的第一眼的時候,也沒有怎麼將其放在心上。

直到自家王妃說到這名為紅薯的物件,可以達到畝產六千斤的驚人產量的時候,才意識到這個灰撲撲的土疙瘩,到底有多珍貴。

“畝產六千斤,王妃說的可都是真的?”

饒是秦戮知道顧硯書的性子從不會說一些假大空的話,此刻依舊有些不敢相信。

“畝產六千斤,隻是一個大概的數字,根據土壤的肥沃程度、溫度以及施肥等其他的外界因素,這個產量都會有浮動。”

顧硯書摸著下巴,正色道:

“若是精細的養著,或許還能超過六千斤這個數字,即便是條件不好,達不到六千斤,上心一些,也至少能有四千斤的畝產量。”

“四千斤也不錯了!”秦戮想也不想便回了一句。

即便是秦戮對農田之事隻是一知半解,也知道畝產四千斤,甚至是六千斤是個什麼概念。

就是現如今,天齊最好養活,產量最高的農作物,畝產也才堪堪達到八百斤上下。

就這,在消息傳回京都的時候,也讓天齊的朝臣以及皇帝高興了好幾天。

這物件即便不能達到畝產六千斤,就如同自家王妃所說的那般,條件不怎麼好,達到四千斤的畝產,他天齊日後都不需要再為了糧食而發愁了。

想到這裏,秦戮頓時便有些坐不住了。

當即便忍不住起身,找人將這紅薯種植下去,觀察一番。

結果秦戮剛有了一些動作,便直接被顧硯書給拉了回來:

“王爺這麼急做什麼?這紅薯喜熱,現在馬上便要入秋了,京都可不算是一個好的種植地。”

要顧硯書來說,這紅薯來的時機其實並不算十分好。

紅薯雖然好養活,在冬日也能活下來,但天齊京都的冬日溫度實在是太低,對畝產的影響也會很大。

在秦戮回府之前,顧硯書便想過了,將試驗田放在京都,並不算是很好的選擇。

同時顧硯書還翻看了一番天齊的地圖,最終找到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