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溫清衍如此思索之時,便又聽到了皇帝的問話:

“說完了?”

溫清衍在心中回憶了一番厲王妃給他的計劃書,以及自己剛剛所說的那一番話,略有些遲疑地給出了答案:

“說完了……”吧?

“溫愛卿先回去吧,這計劃書,就先放在朕這兒。”

皇帝微微點了點頭,絲毫不理會溫清衍此時心中的不安,揮了揮手,便直接開始趕人了。

“是,微臣告退。”

溫清衍雖然拿不準皇帝這是什麼意思,但既然皇帝都已經開了口,他自然是不能在禦書房久留。

最後隻俯身行了個禮,從禦書房中退了出去,同時在心中盤算著,回府之後,再問問父親,皇上這番舉動,是什麼意思。

溫清衍來了一趟皇宮,最後帶著滿腦子問號,莫名其妙地離開。

溫清衍不知道的是,在他走了之後,剛剛還在他麵前端著一副高深莫測的皇帝,“啪”地一下,便將顧硯書寫的那一份計劃書給拍在了案前:

“看看,看看,朕還不知道,我天齊竟然還有這樣一個人才!”

語氣中,竟然還帶著兩三分慍怒。

“皇上息怒,厲王妃這也不是沒有藏私嗎?”

一旁的王公公見狀,連忙上前,安撫著皇帝的情緒。

王公公一直跟在皇帝身邊伺候,又怎麼會不知道皇帝此刻氣的到底是什麼。

說來也趕巧,前些日子,皇帝召集手底下的幾位心腹大臣議事,其中恰好,便說到了稅收以及百姓人口的問題。

天齊境內百姓人口日益減少,近幾年新生兒數量更是創下了曆史新低,這些問題,朝廷自然早就已經注意到了,甚至還成為了此前皇上以及諸位大臣們心中的頭等大事。

在眾多大臣商討之後,大家也一致認為,這人口數量減少,百姓們不願意生孩子,與人頭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

即便皇帝仁慈,在位二十餘年從未增加賦稅,但目前天齊的人頭稅,對於家中不寬裕的百姓,依舊是一筆不小的的開支。

同時也有大臣提出了譬如減免人頭稅,再譬如新生兒人頭稅減半等等解決方案。

但這些提議卻很快便被其他人給否了。

顧硯書不過是略微看了一眼戶部的賬冊,便能看出這人頭稅是國庫的主要來源之一。

若是減免人頭稅,明年國庫或許會再度陷入空虛狀態。

要知道明年國庫的壓力可不小。

先不說重新修築水泥堤壩與城牆之事,就說今年開春征兵之時,皇帝應著厲王的要求,擴大了征兵的規模以及數量。

這些新兵的出穿用度,以及軍餉,哪一樣不要錢?哪一筆錢不用國庫出?

在這個節骨眼,朝廷不增加賦稅已經是頂著莫大的壓力了,怎麼可能再見麵賦稅?

後來也有朝臣提出,減免人頭稅,可以從其他地方再找補回來。

譬如說,增加商賈貿易的稅收。

然而這個提議,也很快便被否決了。

其一是天齊本就重農抑商,對商賈的稅收,已經算得上是十分高昂了。

朝中的大臣們雖然並同商賈之道,但也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給商人增加的稅收,最後總會被加在商品的價格之上,由普通百姓承擔。

其二便是今年朝廷才聯合商賈一起,給天齊境內鋪設了水泥路,轉頭便增加賦稅,這常言道過河拆橋,現如今河都還過,便想著拆橋了,麵上不好看。

最後爭議來爭議去,皇帝的幾個心腹大臣,滿堂文武的佼佼者,幾個人中龍鳳,竟然無一人提出一個相對完美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