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天齊在麵對西境各國時,常常會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無力感。
又因為地理資源相對貧瘠,西境各國時常會因為掠奪資源而產生內戰。
這也造就了西境之人各個驍勇善戰,幾乎都是能夠以一敵十的好手。
再加上光照以及生物差異等原因,西境的馬匹可以說是天下之最,腳力以及體格都遠遠優於其他國家的馬匹。
這也是西境的騎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即便是秦戮,也曾經在西境的騎兵手中,吃過不少虧。
想到這些,再想到皇帝提及西戎點兵時的語氣以及表情,顧硯書臉上便難免透出了一兩分擔憂。
秦戮有多了解顧硯書?
顧硯書睫毛一動,秦戮便能將自家王妃心底的想法猜個八九不離十,現在也同樣如此。
見自家王妃臉上的神色愈來愈難看,秦戮忍不住抬手,捏了一把自家王妃的耳垂:
“別想太多,你不是說,你給父皇寫了一份邊境往來貿易的計劃書嗎?今年這仗,應當打不起來。”
雖然用上了“應當”二字,但顧硯書卻從秦戮的語氣中,聽出了肯定的意思。
心下有些疑惑:
“王爺為何會如此肯定?”
秦戮唇角微微向上揚了揚,不答反問道:
“不若王妃與本王說說,父皇在拿到計劃書後,是什麼反應?”
“父皇的確更加傾向於開通邊境貿易。”
顧硯書想也不想便給出了答案,他本就極其擅長觀察人心,更別說剛剛皇帝的態度沒有絲毫的掩飾。
但即便如此,顧硯書也不能確定最終的結果。
因為這天下說是皇帝的天下,但許多事情,特別是關乎國家大勢的決策,其實也並非是皇帝的一言堂,並不是他想要如何,便能如何的。
除了自己的意願外,皇帝需要考慮的事還有許多,譬如利益得失,譬如朝中重臣的看法,再譬如祖製祖規。
天齊向來重農抑商,在水泥路修建完成之前,別說是邊境國與國之間的往來貿易了,就是城與城之間,也不多。
皇帝不也是因為在這些方麵有所考量,剛剛才沒有直接作出決定嗎?
然而顧硯書還沒將皇帝的這些顧慮說出口,便聽到了自家小鹿下麵的一句話:
“別想太多,能夠避免戰事自然是最好,但若是不能,也不是什麼大事,不過是手下敗將,本王三年前能夠打敗他們,三年後也同樣可以。”
說後麵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