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蘇若的教育基金——她要是愛讀書,這些錢就用來給她深造;她要是愛玩,這些錢就保她衣食無憂。
將女兒視若掌上明珠的夫妻倆隻希望她一生平安喜樂,能不能出人頭地大富大貴他們並不在乎。因此,當他們發現年僅兩歲的蘇若不但口齒伶俐,而且記憶力過人的時候,他們完全沒有多想,隻當是父母濾鏡太厚,自動把女兒的一些尋常行為過度美化。
畢竟當今社會的孩子個個都是寶,營養跟得上家長又肯教,兩三歲會背個上百首唐詩什麼的一點也不稀奇。
他們不知道的是,蘇若的“好記性”與其他小孩的並不一樣,她是天生的過目不忘,別人則多是長輩數次重複下的刻板記憶。
從出生到上幼兒園,蘇若一直是個十分省心的孩子,幾乎沒有過嚎啕大哭無理取鬧的時候。認識她的人都說她“乖”,乖巧的小朋友很多,難得的是既乖巧又活潑,沒有失了小孩子的天真爛漫,卻又懂事得不會做出令大人皺眉頭疼的事。
大家都以為蘇若天生討人喜歡,殊不知她隻是善於觀察和模仿,知道怎麼“學”著去做一個人人稱讚的小女孩。
知子莫若父,蘇家夫婦很快發現自家女兒有一個說不上毛病的毛病——那就是她極其喜歡長得漂亮的人,無論男女。
不管是一起玩耍的小夥伴還是陪伴她的大人長輩,蘇若都喜歡跟顏值最高的那個在一起。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蘇家夫婦沒把這點小事放在心上,正如他們不曾把蘇若超乎常人的聰慧當回事一樣。
直到她四歲時在幼兒園鬧出了一件震驚全園的大事。
-------------------------------------------------------------------------------
蘇若上的是省重點小學附屬幼兒園,本來以她的年紀應該從小班讀起,但是蘇若說什麼都不肯,堅持要直接上中班。
她不哭不鬧,繃著一張肉乎乎的小臉把兩個原因向父母解釋得清清楚楚。
一是小班教的東西太簡單,她早都學會了,不想跟著一群鼻涕都不會擦的“小孩”一起玩。
二是小班的老師長相都很一般,她喜歡中班那個年輕漂亮的紀芙老師。
蘇家夫妻倆聽了之後發現,自己除非用家長“你是小孩你必須聽我的”那一套強迫蘇若服從,否則他們似乎找不到什麼合適的理由拒絕如此“講道理”的女兒。
夫妻倆最終決定尊重蘇若的意思,因為蘇爸爸在教育行業工作的緣故,托關係把她送進有紀芙老師的中班倒也不是件難事,尤其是她在走過場的麵試中表現良好,說是大班的孩子都有人信。
不像一些需要家長威逼利誘才肯去幼兒園的小朋友,達成所願的蘇若恨不得沒有周末,這樣就能天天去幼兒園見紀芙老師了。
紀芙也很喜歡這個懂事可愛的學生,在其他孩子哭鬧打架的時候,蘇若不但已經完成了她交代的任務,甚至還會主動幫她“管理”旁人。
雖然教師這個職業不再是鐵飯碗,但附屬幼兒園由於背靠省重點小學,在裏麵任職的老師隻要不犯原則性錯誤,被“聘用”一輩子完全沒有問題。
照理說以紀芙大專的學曆,在眾多優秀的應聘者中不算突出,可禁不住她長得明豔動人,往那兒俏生生地一站就是道靚麗的風景線,更遑論她嘴甜會來事兒,把麵試的領導哄得眉開眼笑,當即拍板定下了她。
紀芙的青春靚麗果然給附屬幼兒園帶來了不一般的活力,再加上她能歌善舞,是各類節日慶典晚會上不可或缺的一把好手,很快就成了領導眼裏的重點培養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