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975年,五月初。

淅淅瀝瀝的小雨連續下了好幾日,泥濘的小路旁老樹新芽翠綠,沾著水珠兒,被風一出,簌簌往下墜。

小路蜿蜒,像是一條灰色長蛇盤旋在山體。

蒙蒙春雨中,一個窈窕的身影迅速沒入蔥翠山林,哪怕是攀上六十度傾斜的懸崖,少女依然如履平地。

她撐著一柄綠得奇怪的油紙傘,肩部以上被青色油紙傘遮住,隻能瞥見老舊幹淨卻綴著幾個補丁的棉衣裹著的半截脖頸。

白皙纖細。

在這昏暗的雨天,仿佛猶抱琵琶般吊人胃口,實在顯眼得很。

少女爬山時的動作不像一般人那樣彎腰弓背神情緊繃,反倒輕鬆靈巧。

背影裏甚至透著幾分雀躍快活。

很快,她便從山腳爬上山頂,隨之而來是另一條蜿蜒曲折的泥路,兩側是野蠻生長的茅草和灌木,隔一會兒路上就有一道拉長的滑痕。

顯然,這條泥濘小道非常光滑,稍不留神就要跌個仰麵朝天。

但少女步伐輕盈,細細一瞧,她腳上那雙灰布鞋一點泥漿都沒沾上,仿佛腳沒踩地。

她哼著聽不清的小調,纖細的身影迅速在半人高的野草裏移動。

約莫又走了二十分鍾左右,視野開闊,一大片翠油油的稻田映入眼簾。

少女咧了下嘴角,雙眸璀璨如星。

她輕輕啟唇,嗓音清脆動人:“啊,終於回來了。”

……

山下地勢呈梯形,大片的稻田裏間歇坐落著不少泥瓦屋,炊煙升起,泥瓦房附近飄散著淡淡的飯香。

跟山路不同的是從山腳開始,小路便鋪上一層細碎的石子。

有河溝裏被水流衝刷得圓潤的鵝卵石,也有山上鑿出的岩石碎塊,邊緣和泥土相接的位置長著滿滿的青苔,幾個小孩赤腳站在青苔處,身體不受控地扭來扭去。

他們興奮得發出桀桀尖叫,隨之而來的是高亢尖利的河東獅吼聲:

“秦小偉——”

“你要是敢滾一身泥回來,看老娘怎麼收拾你這個小兔崽子——”

石子路約莫兩米寬,路環繞著村落。

路的盡頭處有一株巨大的洋槐歪著,白玉般的花串兒密密麻麻掛在枝頭樹梢,隔老遠就能聞到濃鬱的花香。

洋槐樹不遠處,是一排少見的青磚房,院子裏種著一大片豆角,三兩個孩子拿著破罐子接屋簷上的雨水玩。

屋裏祈家人正七嘴八舌的說著話,大都沒什麼營養。

一個說誰家媳婦又被打了,一個說哪家熊孩子闖了禍,另一個咒罵哪個不要臉的東西故意摘了家裏的菜……

山裏人嘛,吃飯也沒什麼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說的都是家長裏短。

除了祈興國這個公爹沒出去幹活,祈家三個壯丁都跟著寨裏其他男人開山修路去了。

幾個女人加一群孩子,雨天又沒活可幹,可不就嘮些別人家的屁事。

突然——

“咦,你找誰啊?”

“你長得好像我小姑姑啊……”

屋外傳來孩子們天真稚氣的聲音。

“我就是……”

說話的聲音脆生生的,帶著幾分春日的朝氣,前半截咬字清楚,後半段竟像裹在霧裏,混混沌沌的。

也是奇了怪了,沒見到她的人便從聲音中聽出了喜悅。

屋裏眾人麵麵相覷,到底是誰啊?

這聲音有點熟悉但好像又沒聽過,直接把大家夥兒弄糊塗了,別不是出五服的親戚上門打秋風吧?

祈母名叫陳紅梅。

她咽下嘴裏的紅薯,提氣吼大孫子:“鐵牛,外頭是哪個啊?”

鐵牛捧著破罐子,罐子裏還有一條小手指粗細的魚,蹬蹬蹬跑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