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禎一句話都沒說,隻是看著這兩個內閣大臣冷笑。
這時候,身為內閣首輔周延儒不得不開口了,他攔住孫承宗和梁廷棟,上奏道:“袁崇煥獲罪,自當嚴懲,隻是,陛下可記得昔日抓捕袁崇煥之日,關寧軍的反應?”
孫承宗也趁機諫道:“若殺袁崇煥,隻怕關寧軍心不穩!臣請陛下慎重!”
他們不提關寧軍還好,一提起這件事,崇禎更是怒不可遏:區區一個祖大壽居然敢在敵寇未滅之際,就那麼帶著手下的軍隊跑了?
“慎重即因循,何益?”崇禎猛地站了起來,咆哮道:“軍心不穩?難道祖大壽還敢造反不成?袁崇煥就是看準了這一點,以為朕不敢殺他,所以他才敢那麼放肆,將建虜引來,什麼用堅城利炮殲敵於城下,不過是他的謊言,袁崇煥就是一個大賭徒,他明知有絕大風險,卻因一己私心而賭上朕的大明國運。成了,他是國之英雄,青史留名,輸了,他大不了一死而謝天下,還可以博得一個好名聲。自古以來,朝堂之上這些為私心而博名聲的所謂士大夫從未間斷過!朕偏不讓他如意,朕要讓他身敗名裂,遭萬世唾罵!”
下麵的內閣大臣一個個目瞪口呆,他們沒想到崇禎會恨袁崇煥如此之深。已經七十高齡的禮部尚書成基命更是被麵目猙獰的崇禎嚇得當場跌倒,一口氣差點沒喘上來。
其實這也不能怪崇禎,他從小就生活在昏暗的宮廷之中,見慣了陰暗歹毒之事,所以極度缺乏安全感,對誰都不願意推心置腹。他登基之後,掃滅魏忠賢,勤政不已,被認為是大明中興的希望,他自己的心裏也有這樣的期待,能夠像太祖成祖那樣名垂青史。但是現在崇禎皇帝的中興之夢卻被袁崇煥給毀了。
什麼狗屁中興之主,都被關外的建虜韃子打到京師城門下了,朝野震驚,統治基礎遭到很大程度的動搖,沒滅國已經不錯了,被建虜殺死的士卒百姓更是數以十萬計。這已經成為他崇禎人生的一大汙點,抹都抹不去!
心裏陰暗的崇禎自然不想自己背負這麼沉重的包袱,他要讓造成這個惡果的袁崇煥去背。
所以,他要把袁崇煥打成釋放建虜入寇的奸佞、叛逆,讓袁崇煥永世不得超生,隻有這樣,後人在說起這一次戰亂的時候,才會認定是袁崇煥的錯,而不是他崇禎的錯!他就可以抹去這個汙點,繼續當他的中興之主。他相信以他的勤勉,一定會將大明帝國帶來輝煌的明天。
所以,袁崇煥必須死!必須作為一個勾結建虜的叛徒被處以極刑!
想到這裏,崇禎冷酷地道:“爾等不必多言,朕意已決!王承恩,宣旨!”
這下連孫承宗也徹底絕望了,既然皇上的聖旨早就擬好了,宣他們來議事也就不過是個形勢罷了,看來真的救不了袁崇煥。想到這裏,孫承宗忍不住歎息了一聲。
崇禎三年八月十六日,崇禎下令將袁崇煥磔死,舉國沸騰。
(請大家投點票票支持一下吧~新書成績真的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