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城外的建虜軍屬正藍旗,由努爾哈赤的第五子和碩貝勒莽古爾泰所率,莽古爾泰英勇善戰,數次率領正藍旗與明軍大戰,屢立戰功。此番在寧遠城外駐紮,目的就是為了威懾寧錦防線上的大明官兵,以保障皇太極遠征軍的後路。
這天上午,正在營帳內小憩的莽古爾泰忽然接到斥候的報告:寧遠城門大開,衝出來千餘騎兵。
莽古爾泰不敢大意,立即整軍迎敵。
騎上戰馬的莽古爾泰威風凜凜,他策馬揚鞭來到陣前,仔細觀察吳三桂所率領的千餘騎兵。
觀察了片刻之後,莽古爾泰問帳下眾將道:“爾等可知這股明軍騎兵由何人統領?”
“回稟大人,乃是數月之前率二三十騎衝陣的少年!我軍斥候探知此人為大明征遼前鋒軍都指揮使吳襄之子,名喚吳三桂,年方十八。”答話的是莽古爾泰的謀士耶律釤,此人年近四十,看上去卻像是五十多,他原本是披甲人的奴隸,後來受到莽古爾泰的賞識,成為莽古爾泰麾下的謀士。
“哦!原來是他!”莽古爾泰心中恍然,難怪有這個膽量再度衝陣了。他沉吟片刻後又道:“大明為何派出這小股騎兵?他們想幹什麼?”
正藍旗旗下顎骨都粗魯地應道:“想幹什麼?當然是想來送死!這千把人能幹什麼?還不夠我顎骨都塞牙縫的呢!”
顎骨都號稱正藍旗的第一猛將,在戰場上向來以悍不畏死著稱,隻見他拱手向莽古爾泰請命道:“主子,讓我帶兩千精銳出擊,一定在半個時辰之內將這些明狗全部解決掉!”
耶律釤卻提出不同意見道:“明兵此番以少衝陣,很有可能是誘敵之術!許是祖大壽又受到朝廷的催促,所以不得不出兵,但是又怕正麵交戰不是我們的對手,所以才讓這一千騎兵出城誘敵,然後他的大軍在我伺機而動。”
莽古爾泰沉吟片刻後道:“傳我軍令,將那千餘騎兵圍而不殺,看祖大壽是否來援,若是來援,就將他們一舉殲滅,若是過了辰時還不見動靜,就立即將這千餘騎兵圍殲!”
莽古爾泰相信,在這曠野之中,祖大壽的援兵絕對不是自己手下正藍旗女真精騎的對手。如果祖大壽不出援,那麼當寧遠城中的大明士卒眼見這千餘騎兵被屠戮卻毫無辦法,其士氣必然降低。
莽古爾泰的命令下達之後,女真軍隊並沒有用力堵截,隻是遠遠地圍著,而吳三桂率著家丁裹挾著騎兵開始不斷地衝鋒,氣勢凶猛,銳不可當。
這時,在寧遠城樓上,吳襄卻是提心吊膽,眼看著兒子已經開始衝鋒了,他上前一步,向祖大壽提議道:“大帥,請為犬兒擂鼓助威吧!也好鼓舞一下城內將士的士氣。”
眺望了半天的祖大壽也已經看出建虜並沒有死戰的打算,他目光閃爍地盯著吳三桂看了半天,最後揮了揮手,下令道:“為我大明的健兒擂鼓助威!”
一時之間,鼓聲如雷。
城上城下,陣裏陣外,喊殺聲、戰鼓聲響成一片,似有千軍萬馬奔騰之勢。
建虜兵怕中誘兵之計,開始紛紛整隊,不再追趕吳三桂他們,於是,吳三桂乘機帶領千二百騎兵衝圍,一直衝到距建虜騎兵十幾米的地方時,絲毫未減馬速,吳三桂舉起倭刀,口中高聲喝道:“破虜無敵!”
隻聽吳三桂身後的二百家丁紛紛舉起倭刀,高聲應道:“破虜無敵!”
兩百零三把倭刀朝著建虜的騎兵狠狠地劈下去。
“嘶嘶……”
建虜的騎兵竟如紙人般,被劈倒了一地,有些家丁力氣較大,竟然將建虜騎兵連人帶馬一起劈成兩半。
其餘的建虜騎兵頓時嚇了一跳,他們可從未見過如此凶猛彪悍的大明官兵,更沒有見過如此鋒利的倭刀,加上莽古爾泰下的命令是圍而不殺,所以竟沒有多少建虜騎兵選擇死戰,吳三桂帶著騎兵衝到哪裏,哪裏就紛紛閃開。
吳三桂麵對這些有些驚呆的建虜騎兵可沒有絲毫手軟,手起刀落,將一名建虜將領的頭顱砍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