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淩河堡的城門洞開,破虜軍魚貫而出,直撲建虜空虛的中軍大營。
如雷的聲勢頓時讓建虜一陣混亂,豪格一時也亂了陣腳,不知道是要繼續追殺祖大壽還是轉身去攔截破虜軍。
祖大壽和薑桂等明軍將領趁機聚集在一起,向著大淩河堡的方向突去,不過這反而堅定了豪格的決心,他決定將破虜軍拋之腦後,全力將祖大壽拿下。畢竟在中軍大營還有他二叔代善和堂弟碩托在,拖住破虜軍一時半會兒的應該不成問題,等到自己殲滅了祖大壽殘部,然後再回師與代善兩麵夾擊破虜軍。
不得不說,豪格的思路是很正確的,隻是很可惜,破虜軍的突然出現不但讓豪格措手不及,留守中軍大營中的代善和大學士剛林同樣措手不及。
代善畢竟上了年紀,最出色的一個兒子嶽托又戰死了,皇太極在中軍的時候,他還能強行打起精神,現如今皇太極親自去堵截孫承宗了,這留守的主將豪格是他的侄子,加上豪格性子魯直,對他這個二叔根本沒有絲毫的約束力,所以這兩天代善就顯得有些渾渾噩噩,直到喊殺聲到了中軍營外,他都沒有反應過來。
充當破虜軍前鋒的哈丹巴特爾也沒有想到能那麼輕易就攻入建虜的中軍大營,因為他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直到他一直殺到中軍大帳前,才有一些零星的建虜衛士死命上前阻攔,不過這些建虜衛士在沒有抱成一團的情況下,很快就被哈丹巴特爾解決了。
哈丹巴特爾用馬刀挑開中軍大帳,騎著戰馬衝進去的時候,代善的臉上還帶著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而見勢不妙的剛林則已經躲在椅子下麵瑟瑟發抖了。
很快,吳三桂就得到了俘獲代善和剛林的消息,頓時喜出望外,哈哈大笑道:“捉的好,捉的好啊!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霧滿淩河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老代善。”
這原本是前世太祖的《漁家傲》詞,原本是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讚,被他這麼一改,倒也合折押韻。
“哥,你打算怎麼處置代善?”寶月隆梅問道。
吳三桂沉吟道:“砍了固然解氣,但是留著他還有用處,所以暫時先不殺了,等到了鎮武堡,還得靠代善來詐開鎮武堡的大門呢!”
於是,在吳三桂的授意下,哈丹巴特爾將建虜的中軍大營一把火點了,然後領著破虜軍從容地向北邊的十三山方向退去。
豪格大怒,卻也知道此刻回去已經於事無補,遂更加瘋狂的廝殺起來,直殺的祖大壽和薑桂等落荒而逃,祖大壽帶來的一千多殘兵,加上剛才薑桂他們帶出來的六千人馬,幾乎死傷殆盡,最後隻上下不到六百騎,狼狽地竄入了大淩河堡。追上來的建虜被火銃和弓箭射了回去。
等到豪格氣衝衝地回到中軍營地的時候,這裏早就燒成一片灰燼了,而吳三桂和破虜軍也消失的無影無蹤。豪格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追的話就等於放棄了大淩河堡,不追的話,等於是放棄了代善和剛林,皇太極回來了隻怕沒他的好果子吃,豪格差點氣的吐血,更是恨吳三桂恨的牙癢癢。
最後他隻好無奈地派人去通知皇太極這一變故。
……
此時的皇太極並不知道大淩河堡已經出了意外,豪格派來送信的士兵還沒有到,所以皇太極正歡快地圍追堵截大明增援大淩河堡的軍隊。
明軍雖然名義上是由與建虜有豐富戰鬥經驗的原遼東經略孫承宗領兵。但是世紀上的兵權卻在遼東巡撫邱禾嘉的手中。崇禎雖然派了孫承宗前往遼東,但是由於某些原因,他並不十分信得過這位年逾花甲的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