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0章 山東叛亂(1 / 2)

【天下安危常係於遼野,遼野安,則海內風塵不動;遼野一擾,則天下金鼓互鳴。何也?誠以平遠曠野一望千裏,守之則難為力;棄之則建虜長驅直入,曾無門庭之限,此所以為中國必爭之地,而雖殫天下之力守之,然後天下可安也。——金景善:《燕轅直指》,卷1,“遼東大野記”。】

崇禎皇帝今夜是在承乾宮同他最寵愛的田妃一起用膳。但是此時此刻,當他麵對著嬌豔如花的田妃時,卻提不起絲毫的興致。

原本在半個多月之前,當他接到吳三桂率領手下破虜軍長驅直入,兵臨沈陽城下,並將建虜老賊酋努爾哈赤的屍體挖出來挫骨揚灰的消息時,簡直振奮得一整夜都睡不著覺,盡管滿朝文武大臣大部分都文人挖人祖墳這件事實在是有悖倫理,希望崇禎皇帝下旨訓斥吳三桂,但是崇禎皇帝卻是下旨給吳三桂嘉獎,提拔他當了奴爾幹都司的都指揮使,還加了個宣威將軍的銜!

可是崇禎沒高興幾天,就又被山東傳來的消息當頭一棒,打得他頭昏目眩。十一月初的時候,登州遊擊孔有德、耿仲明等將領發動叛亂,這批將領,原都是毛文龍手下的骨幹將領。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三人都是礦徒出身,被稱為“山東三礦徒”,袁崇煥誅殺毛文龍後,毛的舊部發生****,被總兵黃龍鎮壓,孔、耿因不服黃龍統轄,便叛離皮島,率部來投登萊巡撫孫元化。

大淩河被建虜圍困之後,同屬孫承宗指揮的登萊巡撫孫元化,急令遊擊孔有德趕赴前線增援。孔有德奉命北上,在半途中因遇雨雪,部隊給養供不上,士兵開始搶劫。在毛文龍另一位舊部李九成的煽動之下,孔有德正式叛亂,隨即殺回山東半島。

孔有德部先後攻陷陵縣、臨邑、商河,接著又殺入齊東,包圍德平,不久又舍德平而去,攻陷青城、新城。

山東巡撫餘大成、登萊巡撫孫元化聞變,非常緊張,可是卻不願把事情鬧大,所以力主安撫孔有德,並令沿途州縣不得出兵邀擊,以免激化矛盾。

孔有德將計就計,假裝投降,迷惑孫元化,而實際上卻率兵直趨登州。由於沿途州縣不敢出兵攔截,讓出通道,孔有德便順利殺到登州城下。

山東其餘各處兵馬紛紛投入孔有德的叛軍行列,孔有德便令這些降卒再混入登州城中,作為內應。而孫元化不察敵情,致使登州城被攻陷。孫元化自殺未成,與同城命官一起被俘。山東巡撫餘大成見事已鬧大,這才上疏朝廷。

大怒的崇禎皇帝當即下令撤掉餘大成和孫元化兩人的職務,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越是想“勵精圖治”,越顯得力不從心?

崇禎心中覺得十分淒苦,他來到這個世間,就好像就隻是為了中興大明,登基這幾年來,數年如一日,他不逸聲色,宵衣旰食,憂勤惕厲,殫心治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他的整個生命都奉獻給了重振祖宗家業這個夢想。

可是,為什麼老天爺卻一直在不停地和他作對?自從他登基之後,旱災、蝗災、流民作亂、建虜入寇……

他這個皇帝幾乎沒有一天能睡的安穩,即使此刻和心愛的妃子一起共進晚膳的時候,也提不起太高的興致。

他愁眉不展地喝過幾口茶,把杯子放回茶幾上,顯得煩躁不已,田妃和一旁伺候的太監們,都提心吊膽,生怕一不小心說錯話或者做錯事會惹得他不高興。

崇禎歎了口氣道:“愛妃,朕今日不能陪你了!”

出乎他的意料,田妃並沒有表現的很幽怨,而是很善解人意地道:“臣妾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讓陛下如此煩惱,不過臣妾相信煩惱總有解決的時候,所以臣妾隻求陛下多保重龍體,不要讓臣妾和這宮內的姐妹們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