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8章 兵者詭道(1 / 2)

其實,按照吳三桂當初立下《破虜軍七殺碑》時的心態,這些俘虜他一個都不想放過,隻是此次他滲入建虜汗國內部,除了想要劫掠一些金銀以資軍用之外,他還想打亂建虜在今年春季的戰略部署。

因為皇太極想要入侵朝鮮,這已經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了。如今建虜國內已經出現嚴重的饑荒,在小冰河氣候的影響下,遼東這片很肥沃的土地是種什麼都發不了芽,發了芽也長不大,皇太極和他手下的那些通古斯野人剛剛馴化沒多久,雖然學著大明的子民,人模狗樣的裝扮起來,咋一看倒是有幾分人樣,但是實際上,他們隻不過是從原來的野狼進化成了披著羊皮的狼。建虜雖然奪得了大批的土地,但是野性未馴的野人根本就不懂得如何種地。

所以一旦遇到天候不好,自然災荒也就更加嚴重。

而建虜應對災荒的手段也隻有一個,那就是搶!俺們不會種沒關係,有人會種就行,俺們可以去搶。

隻不過上一次到大明去搶,半路上被吳三桂劫了道,辛苦半年卻為破虜軍做了嫁衣。皇太極雖然不情願,但是如今國內的形勢已經使他沒有辦法組織力量去大明進行新一輪的搶劫了,而周邊依附於建虜的蒙古人又搶不得,說不得皇太極的目光就隻能停留在朝鮮身上。

朝鮮雖然是個彈丸小國,但是種起糧食來似乎也蠻有一套,至少要比控製了遼東的建虜強,每年都能有糧食結餘。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朝鮮士兵的戰鬥力是建虜周邊各大勢力中最弱的一個,幾年前建虜就曾經欺負過人家,把人家的王公大臣趕的滿天飛。這一次既然建虜國內又出現饑荒,隻好再次去朝鮮搶一番。

吳三桂正是因為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想將建虜的目光牢牢地吸引住,隻有這樣才能迫使建虜征朝鮮的計劃破產,他很有信心通過鷹揚營的靈活機動,來誘使一部分建虜主力跟在鷹揚營的屁股後麵,這樣一來,即使皇太極鐵了心要征朝鮮,那麼缺少了這一部分主力,也可以大大減輕留在朝鮮境內的破虜軍的壓力。

當然,如果建虜對鷹揚營不管不顧的話,吳三桂自然也樂得四處搶劫,將建虜境內攪個天翻地覆。

所以,他才決定給這些俘虜的鑲藍旗建虜一條生路。當然,為了激怒建虜,他下令將這些俘虜的辮子全部都連根絞斷。

吳三桂下令全軍修整一夜,人馬都吃飽之後,好好地睡一覺,等到天亮之後,就放走那些俘虜,然後帶足糧草,將剩餘的糧草付之一炬,率兵直撲位於太子河下遊的遼陽。

雖然將這些糧草燒掉有些可惜,若是用來接濟普通的百姓,隻怕能救活數萬人,可是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糧草他們根本運不走,如果留在牛毛寨內,普通的百姓也還是得不到,隻會便宜了建虜,讓他們有更多的力氣去殺傷大明和朝鮮的百姓。

與其這樣,倒還不如一把火燒光!

吳三桂雖然是奔著遼陽城去的,但是他的目的不是真的要攻打遼陽城,牛毛寨的勝利還不至於讓他衝昏頭腦。遼陽城郭堅固,周圍地形複雜,絕對不是一個小小的牛毛寨所能比擬的。且不說憑借著手中區區一千人不可能攻下遼陽,隻怕是遼陽附近的大黑山、摩天嶺和馬耳山這些要塞都拿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