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榫卯組裝的,一個釘子都沒有,做好了再圖上顏色,特別精巧。
宮裏的孩子,加上進宮一起過年的宗室王府的孩子,好幾十個,太小的沒帶進宮來,七八歲的都能帶著小的玩兒了。楚然不讓拘著,隻讓仔細的看著,玩兒去唄,這麼大的孩子,就該是到處瘋跑的年紀。孩子們拿著那些個玩具玩兒,不知道誰說了一句,要是能做出來自己動的車馬就好了。
說者無心,聽著有意。
鄂常在就是那有意的人之一。
她是堅定的令妃粉絲,向來唯令妃馬首是瞻。也是想抱上後宮最粗的大腿。這半年,形勢急轉,她倒是沒轉向,但是心裏向著令妃,不耽誤人家想掙錢。連令妃都對皇後暫時服軟奉承著了,她當然也很識時務。
回宮後不久,就通過內務府的信差,給楚然送來了圖紙,說是她想出來的不消耗草料的人力車。
楚然一看,哎喲,這不是自行車嘛!
她這想像力也不知道是怎麼觸發的,自動的玩具能想到自行車上去。
想出來了,那就做吧。交代李玉,讓內務府配合著鄂常在,真能做出來人力車,也算是她功勞一件。
好家夥,跟莊妃那種悶著搞研發的不一樣,這位鄂常在的風格是,一丁點的事兒,也得跟楚然彙報。每天要寫上十幾二十頁紙的信,連文字帶圖紙的,詳細的敘述她的研究進度。從造辦處的人最開始用木頭做出來模型,到想用木頭作成品,到用鐵,到怎麼一點點的研究著能讓車運起來,又到鐵太重,不方便,成型難,以及沒有合適的材料做車胎,各種各樣的問題,怎麼出來的,怎麼解釋的,有什麼困難,事無巨細的天天那麼報。
把楚然給磨嘰的呀,不行不行的。
還不能說。她這個相當於是研究筆記了,其實是很好的習慣。
就是愛在領導跟前擺功勞這個事兒,太功利了些。也不知道這姑娘穿過來之前是個什麼出身。一套一套的。怎麼那麼像某個特殊年代裏那些口號喊 得響□□的積極分子呢!
而且她的這個研究進度,連帶著,發掘了一些新問題。那就是鋼鐵,煉鋼煉鐵的技術,以及新型材料,各種化學材料的製作,就很緊迫。鋼、鐵,幾千年了,技術很成熟,春秋戰國的時候,技術更先近,可惜失傳了,再過兩百年,都沒人能做出來幾千年前那麼精致的刀劍來。
造辦處的人不知道不要緊啊,皇上知道啊。連楚然都沒來得及學,這不是剛看到周武王登基就死了嘛。但師父受過的教育那就多了。
可著他一個人忙,要生生把人累死。
別說他了,就是造辦處,兩個造辦處加起來上千人,都忙得不行了。大部分的人還都讓傅恒和弘晝給調去製造武器去了。剩下的,玻璃處占了一部分,還有幾十號在研究蒸氣機和織布機。剩下的就沒多少人了。六十多個作坊,能抽調出來用的人,十個都找不出來。
那怎麼辦?
辦學吧。
也別隻培養工匠。要辦就辦大一點兒。
皇上一出手,小氣了才多掉價兒的。
大臣們也知道,皇上是要造的東西太多,沒人用,才要辦學的。這個事兒,國子監裏的監生們幹不了。翰林們想反對,都沒理由。人家皇上就培養個工匠,又不礙你們啥事兒,你們瞎嘚吧啥,找收拾呢?
而且,皇上說了,這辦學是招工匠的,將來學成了,要入造辦處,所以,學校一應的費用支出,都由內務府承擔了。
這麼一來,臣子們就更沒法反對了,皇上花自己的錢,給自己家雇人兒,說白了就是家事,這誰也管不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