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大大的不同。

四爺還是四爺啊,手段比弘曆還是牛許多。弘曆剛登基的時候,也勤勉過,還花了十年的時間才把皇位坐穩的呢。四爺隻用了不到五年,就把康熙 老爺子留下的一團亂麻的朝政給捋順了。

朝政越來越順,四爺當皇上越來越順手。十三爺也越來越受寵,權勢越來越重。

年羹堯早已成了昨日黃花。八爺黨也早被打成了一盤散沙,九爺一年到頭的在外麵跑,出海一趟最少都得一年時間,回來也不愛在京城待,人家在十三行設了別館,皇上給了特旨,做十三行的監管大臣了,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那邊兒,那小日子過得,別提多富貴了。還張羅著要接宜太妃過去呢,宜太妃到是想去,五爺不讓,說她歲數大了,怕把老太太折騰壞了。倆兒子見天兒寫信為了爭親媽打架,老太太高興啊,每回九爺打發人送東西回來,那是必然要到暢春園的,太後搬到園子裏住了。她給太後送東西,然後老姐妹兒一起回憶回憶過去,感慨感慨現在的日子。她也算是間接的代兒子表達一下感恩之情了。十爺巡邊的活兒也幹得美滋滋呢,皇後幫著求了情,皇上許了十福晉隨行之後,兩口子一年裏多半是在草原上待著。有十福晉在,看望撫蒙的那些老公主小公主的,就很方便了,有那不提氣的公主,或者挾製主子的奴力,十福晉抬辮子就抽,那也是天經地義,打死活該,她的身份完全能做得了這個主。還時不時的帶著京城的小格格們出去見世麵,跑馬打獵的。小姑娘們都活泛了許多,也健康多了。一回京,宮裏,各府裏嘰嘰喳喳的,聽著就熱鬧。

該收拾的都收拾得差不多,最麻煩的八爺黨都收拾了,還剩下誰?隆科多呀。

十三爺權勢越重,隆科多就越寢食難安。從先皇殯天,他在暢春園攔下十三爺不讓出園子那一刻起,十三爺沒有一天跟他關係和緩過。

他不違規,不違皇命,誰也不能說他做得不對。他對先皇的命令實打實的完成了。所以,四爺從來沒在那事上深究,該給他的榮寵也都給了。上書房大臣,軍機大臣,出去了也是人人敬重的佟中堂。可他自己知道,快五年的時間了,他已經被架空得差不多,什麼實權都沒有了。軍機大臣,位高權重不假,可什麼事兒都不能自己做主,大事兒得和議,分到他手裏能做主的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不是禮部就是理藩院,上飼院之類的事情。打雜的說的就是他這樣兒的。偏偏呢,從折子上還看不出來,發下去的回饋大事都是軍機處的聯名,他的名字在張廷玉和馬齊之前,隻在十三爺和八爺後麵。外人怎麼看,他怎麼位高權重。最實在的權力九門提督,那是入了上書房就交出去的,幾年輪職換崗下來,他的老班底也早換得沒剩下幾個人了。他的話現在提督衙門那就是屁。

到了如今,他差不多成了軍機處的隱形人。輕易是不說話的,當然,說了也沒用,他提點兒什麼意見,十三爺是必反對的。皇上是一定站十三爺一邊的。說了也白說。哪怕他說的是對的,好的意見,也沒用。十三爺寧可先駁了他,過去再讓別人提,也不會采納他的意見。皇上跟沒看見似的,由著十三爺欺負他。哭訴了幾回委屈,皇上嘴上安慰他說什麼十三爺一片公心,不是那樣兒的人,他會說說十三爺的,回頭還不是該咋樣還咋樣兒。從來沒見說過十三爺一句半句的。到是能時不時的聽到十三爺管著皇上的事兒,今兒個上火把羊肉撤了。明兒個換季穿得少了不讓出屋子的。他又不是傻的,三回兩回的,不服氣,十回八回的,還有啥不明白的。人家是親兄弟,他這拐著彎的舅舅,啥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