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這些留言,不禁搖起頭來:“現在的確能看到沈擎宇選手正在節省體力,可能是他已經打累了,也可能他是在為後麵兩個回合做準備。我看到評論裏有不少網友質疑沈擎宇的體能是不是不行,這裏我需要解釋一下哈。”
“心肺功能每個人條件不一樣,確實有人天生耐力很好,有人天生耐力比較差。不過能當運動員的人,一般耐力都不會特別差。格鬥這個運動是比較消耗體能的,可能跑步一個小時都不累的人,打五分鍾拳就已經喘得不行了……”
彈幕裏立刻有人質疑:“那為什麼徐力強就打得動,他就打不動?”
“對啊,我記得前兩場也是對手要消耗他的體能,他明明就是體能比別人差吧?”
宋泉話還沒說完,又接著解釋道:“這跟每位拳手的打法風格有關係。沈擎宇是一個擅長打組合攻擊的選手,他的攻擊快慢、輕重不斷變化,詭異莫測。但在這樣連續出招的時候人會下意識地屏住呼吸,如果大家注意看的話能發現他每次打完的時候會有一個深呼吸的動作。這種打法對心肺功能的消耗非常大。一般擅長打快拳、組合拳的選手相對來說耐力都會顯得差一點。”
如果是打法導致的體能消耗過大,那沈擎宇能不能換種打法呢?倒也不是不能,但是沒有必要。要知道改變自己的風格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在賽場上的每一個動作並不是臨場深思熟慮的結果,而是長年累月訓練的體現。如果硬要拗著來,隻會喪失自己原本的優勢,而且會因為猶猶豫豫露出破綻。
宋泉這番解釋有理有據,話一說完,彈幕裏的質疑聲迅速小了下去。
有些實踐能力強的人,立刻自己試著打了一套快拳,果真發現幾拳揮完自己就累得氣喘籲籲了;也有格鬥小白好奇地上網搜索了一下,發現即使是世界冠軍級別的拳手裏,這種快打風格的人也不少。他們往往前兩回合能三拳打死鎮關西,終結率高得嚇人。但如果前兩回合不幸沒能終結比賽,那後兩回合就隻能打棉花拳和貓貓拳了。
粉絲們本來還在想怎麼反駁黑子的話,結果專業解說的一席話瞬間就把黑子們的火苗掐滅了,備受羅尚武摧殘的粉絲們簡直感動得熱淚盈眶。
“新解說真好!”
“拜托平台以後多請專業解說來吧,好好看比賽還能長知識呢!”
在網友的討論聲中,第三回合也結束了。聽到鈴聲,沈擎宇鬆了口氣。他甩了甩因為不斷格擋已經被打到發麻的手臂,回到左鋒銳的身邊。
這次除了用冰袋揉搓他的前胸後背之外,左鋒銳還幫他好好按摩了一下他的兩條小臂。
“下一回合沒問題吧?”
“沒問題。”
這一回合沈擎宇打得極其保守,生扛了不少攻擊,消耗了徐力強的大量體力。他控製的還不錯,剩下的體能應該堅持能最後兩回合。勝利已經近在眼前了。
中場休息的時間快要結束的時候,沈擎宇重新戴上牙套,站起來活動手腳。
“宇哥必勝!!”又有大嗓門的粉絲大聲為他助威提氣。
沈擎宇下意識地回頭循著出聲的方向望去,本想回粉絲一個笑臉,然而當他看到觀眾席上一張熟悉的臉時,他霎時愣了一愣。
——許應?!他怎麼會在這裏?!
被確定沈擎宇看到自己的瞬間,許應的臉上也閃過一抹錯愕。但他很快就恢複了麵無表情,冷冷地隔空與沈擎宇對視。
周遭的空氣仿佛凝滯了。
裁判的哨聲打破了這份詭異的靜止。
“去吧!”左鋒銳拍了拍沈擎宇的肩膀,大聲為他鼓勁,“加油,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