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副欲語還休的模樣落在別人眼中就是寧父知道了借錢這事,逼著寧夏把錢要回來。而寧夏注重情誼,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讓劉茜還錢。豈料劉茜借錢不認賬,這才鬧了這麼一出。

大家夥兒看劉茜的眼神都不對了。小小年紀的就這麼無賴,還是學生呢,一點道德感都沒有。都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子女,再看看劉茜媽媽剛才那胡攪蠻纏的樣子,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將劉茜養成了這副性子。

竊竊私語的聲音不斷鑽入劉茜的耳朵,本就心虛,此時她更是受了刺激般從鄰居手中搶回那張欠條,將其撕得粉碎後大聲道:“這不是我寫的!一定是寧夏偽造出來想陷害我。”

這話還真說對了。劉茜那麼精的人,怎麼可能願意寫欠條?這張欠條是寧夏仿造劉茜的字跡寫的。沒人知道寧夏寫的一手好字,模仿的功底更是爐火純青。就算是專門的鑒定機構,也無法將她模仿的字與本人所寫的區分開來。

因而自然沒人相信劉茜說的話,還因為她把欠條撕了的行為愈加篤定她心虛。就有人看不過眼了,開口勸道:“欠債還錢不是應該的嗎?何況那還是人家寧夏兼職賺的錢。劉茜媽媽,學生娃的錢也吞,有點過分了吧?”

在寧夏拿出欠條的時候,劉茜媽媽心裏已經動搖了。自己女兒寫的字她還是認得的,白紙黑字也容不得她不認。

八千多塊錢不多,可是也不少啊,她不想從兜裏掏出這筆錢,更不想當著街坊鄰居的麵承認自己先前的行為蠻不講理。那不等於往自個兒臉上扇巴掌嘛?

一向好麵子,劉茜媽媽猶豫了片刻,瞧著地上被撕得粉碎的欠條,立馬佝著身子抓起碎紙片就從窗戶往外撒,紛紛揚揚的,飄得到處都是。

她這才挺直脊背,硬氣道:“誰說我們劉茜借錢了,有本事拿出證據啊。”

對此舉最氣憤的不是寧夏,反而是那些鄰居。個個瞠目咋舌,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麼。劉茜媽媽原來是這麼厚顏無恥的一個人麼,虧他們以前還覺得她和善。

劉茜臉皮還沒修煉到城牆那般的厚度,感受到鄰居那鄙夷的視線,恨不能尋個地縫鑽進去。劉茜媽媽吐出一口濁氣,跟打了勝戰似的領著劉茜離開。

圍觀的鄰居散開後,寧夏才把門關了。屋子裏的寧母氣得都快哭了,憋了半天也隻罵出一句“太過分了,她怎麼這樣”。

寧夏倒是不急,甚至差點沒忍住笑出聲。劉茜媽媽真是太給力了,若真立馬還錢,最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寧夏反而要多費些心思。如今有了劉茜媽媽的助攻,這事便簡單得多,她隻需看戲就行。

都沒過一個星期,在寧家發生的這事便傳了開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不隻住在同個小區裏的人聽說了這件事,就連劉茜家的親戚朋友都知道了。

首先受到影響的是劉茜家水果店的生意。劉茜家的水果店就開在小區門口那條街上,占了位置的便利,她家生意一直不錯。可近來進到店裏買水果的人少了許多,那些熟客幾乎沒了影子。

那晚發生的事劉茜爸爸並不知道,他當時在店裏,晚上忙到十一點左右回到家,也沒聽老婆孩子提起。一頭霧水的,他直觀的感受就是店裏生意不好了,可摳破了頭皮也想不明白是什麼緣由。

好不容易瞧見一位遛鳥的老大爺從店門前經過,習慣性地頓住腳想買點水果回家。劉茜爸爸眼尖地看到是位熟客,趕緊迎了上去,臉上洋溢著笑容:“香蕉打折了,王大爺,要不要買點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