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醫院(1 / 2)

吃飽喝足後,同爺爺歸家沒多久,米萊還沒來得及好好消化入肚的美食,就被火燎的大伯母給拖走趕車點。

這個時候村裏還趕不上幾年後修了公路那樣的便交通便利,想要上省城隻能坐一天早午晚三趟的車,要是錯過這趟車她們也就隻能等晚上那班了。

早二十分鍾趕到巴士點的米萊同大伯母,很是無聊地站著候車。遠遠的一輛眼熟的巴士終於在比規定時間遲了二十來分鍾後“坡”到。

上了車,尋空位坐下。記憶中很熟悉的巴士,讓米萊很是“鼻酸”。

這車還是“熟悉”的“不好聞”啊,米萊淚奔。

上一世六歲後,米萊的周末和暑假常常在這輛巴士於醫院、家之間兩點一線奔忙,她同米媽這兩“暈車”忠實援護者,卻將這輛車當救命草般看待。清晨天微亮,村裏常能看到一對一大一小的身影站在站牌下,侯早班車。求醫路,漫漫長······

司機大叔還是那個左手煙不離手的禿頂大叔。呃,這煙味,同樣熟悉,熏得米萊有些想流淚。

李惠狐疑地瞄了瞄挨著她坐的米萊,平時話癆的孩子這麼小半時辰一句都不出聲,任誰都會覺得奇怪。愣神著望著前方,小嘴抿成一條線,李惠仿佛看到從那孩子身體溢出的一種叫“悲傷”的情緒,搖頭,錯覺,肯定是錯覺,一個六歲P大點的孩子懂啥叫悲傷。

常年未修的柏油路的路麵猶如麻子的臉,坑坑窪窪的,很是“好看”。巴士就這麼“左淺、右深”,一路“坡”到省城,山塞版的“坡腳”。

一個小時後,“坡”到目的地的米萊很是佩服了一把自個兒,竟然沒把午飯“回報”出來。但沒幾兩肉的小臉煞白煞白,眼淚汪汪,脫力地攀抱著落站點的杆子上,全身重量都托付給杆子。

再看看一旁的大人李惠,雖然不至於像米萊表現的那麼“沒了骨頭”似的嚴重,但臉色也好不到哪兒去。果然,“坡”巴士,很強悍~~

稍做歇息的兩人很快又出發,目標--醫院。

就在米萊想要放棄“老臉”轉而丟“小臉”,舉白旗要求大人抱這弱弱的小身子板之前,醫院終於到了。小短腿~~,很有成長空間。

“小米累壞了吧,來,大伯母抱你上樓。”大概是因為米萊的怨念太強,李惠主動提出。

“好,麻煩你了大伯母。”有免費“人力車”不坐白不坐。

“麻煩?讓全家很是頭疼的大麻煩還會有說‘麻煩你’的一天,果然這孩子······暈車,暈過頭了。一會兒得提醒米萊她媽帶米萊看看醫生,抓點藥。”米萊反常的乖巧,讓李惠有些擔心地想道。

米萊一點都不知道她自認為的“有禮貌”的行為落在長輩眼裏,卻是“反常”。的確,原先的六歲小米萊足夠讓一家子頭疼,“光榮史”無數,這裏省略不計,以後她會努力創造新紀錄的。

熟悉的消毒水味道,曾經米萊跟米媽寄以希望又失望而歸的知名醫院之一。米萊骨子裏對醫院排斥,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地方,這輩子能不來就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