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期末大戲的話劇名是《馬路邊的最後一夜》,學生演員都表演賣力,隻是連平秋這個外行人都能發現劇情勉強和節奏拖拉的毛病,可想而知,這場話劇最後被點評得一文不值。
按理說像這種期末演出不會安排老師點評,奈何這回校長在場,幾句批評,台上已經有學生低聲啜泣。
平秋看了於心不忍,華璋倒笑了,小聲說:“你那麽心軟,以前怎麽當老師?”
平秋也小聲答:“太嚴厲的話,對學生也不好啊。”
“嚴師底下出高徒,人的潛能是要逼出來的,不進則退。你啊,就是太好說話了。”
“也沒有吧。”
華璋卻笑著看他一眼。
大戲落幕,又熬過半個鍾頭的專業老師的批評和督促,終於發話解散。學生們嘩啦起身,魚貫而出。平秋則聽華璋的話,乖乖坐在原地。期間不少學生來問他們怎麽不走,華璋隨口兩句打發。
直到學生散得差不多,隻剩前排還有兩三位老師在收拾東西,他看一眼時間,忽然牽起平秋,帶人大搖大擺地出了門。
出門卻沒有照來時的路返回,華璋說:“我的琴房在三樓,帶你去看看?”
平秋沒有拒絕。事實上他也沒法拒絕,華璋雖說是邀請,實際已經帶他進了側邊的電梯。
三樓應該是音樂生的專區。除了有兩間教室分給攝影班,餘下的都是格子似的琴房,和幾間更大的美聲教室。
華璋的琴房在靠邊第二間,開了燈,裏麵空間狹窄,大概隻夠兩三個人並肩過。一架黑色鋼琴倚牆放,華璋拉開琴凳,率先坐下,又讓平秋坐在他身邊。他翻找起一邊架子上零散的琴譜,忽然翻出一首《綠袖子》,他笑笑,說是今天白天一個剛學琴的小妹妹在練的譜子。
接著,華璋捉住平秋,捏軟他緊張的手指,要他像握雞蛋似的把手搭在琴鍵,大膽試試。
平秋哪裏知道什麽姿勢適合握雞蛋,因此手腕繃緊,緊張得手指都在抖。
“你放輕鬆,不要那麽用力。”華璋慢慢按著平秋的手腕,教他卸下力氣,輕輕地往下按。
驟然一聲響,平秋又驚又羞:“我沒有學過,真的不會。”
“沒關係,我可以教你。”
從小沒有念過任何興趣班,在平秋樂趣貧乏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隻是一些呆板的冷冰冰的成績。也羨慕過現在的小孩大多有一技之長,平秋猜測華璋這次之所以帶他來琴房,大概是記得他有一次無意中提起自己少年時的遺憾。
可惜平秋是個笨學生,在耐心的華璋老師麵前更是無所適從,嘴裏小聲念著“哆來咪”,平常還算靈活的手指頭卻像榔頭似的往下敲。
平秋窘迫得一張臉都紅透了,生怕華璋笑他太笨。練習許多遍,總算能把“哆來咪發嗖”彈得清楚。平秋驚喜一抬頭,正要向華老師邀功,卻見華璋神情認真,不知道盯他看了多久。
跟著,華璋忽然一傾身,在平秋嘴邊吻得很輕柔。
“你很可愛,”華璋這麽說,“還想問你,後天能不能和我一起跨年?”
第三十八章
時間過了九點半,靠近側邊電梯的門已經全部上鎖。聽說前段時間夜裏有小偷在附近店鋪徘徊被抓,這下通往樓梯的安全通道也被鎖鏈扣得很緊。沒有辦法,華璋隻能帶平秋返回正門,趕在門衛鎖門的最後兩分鍾離開學校。
走前,門衛還問裏頭有沒有學生。華璋說看到有兩個女生在三樓琴房,可能是為了跨年夜的演出在準備。門衛聽了就要去催,華璋卻說那兩個女生他認得,跑省會來集訓住宿的外地學生,練完琴就回五樓宿舍,應該沒有問題。
也看到華璋背後跟著個男人,麵孔很陌生,很安靜地站在一邊聽他們說話,門衛原本想套近乎招呼兩句,但仔細一看那人表情,好像很奇怪又很尷尬似的,想了想還是閉了嘴。
夜裏滿城霓虹,華璋驅車送人回家,把車停在距離貓哈生活館不足兩百米的路口。
冬夜寒意逼人,車廂打著熱氣,玻璃窗很快團起薄薄的霧。平秋解下安全帶,但始終沒有說要下車。華璋一樣一言不發,平秋很快明白他們到了開誠布公的時候,因此靜靜等待著華璋的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