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事兒?”
張百川也不含糊,直截了當的說,“同誌,你賣的那些日用品和鋼筆還有嗎?”
來買日用品的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家庭主婦,當然也有男同誌賣給心怡的女同誌的,但一個大男人為了買她一塊肥皂,一支鋼筆,愣生生追出了十幾裏地沐蘊還真是頭一次見。
她饒有興趣的問道,“買來送給心怡的女同誌?”
那人愣了一下,臉上也難得出現了靦腆之色,“不是,研究一下你為什麼能將一個普通的日用品賣的這麼火爆,還有那些學生怎麼會如此相信你呢?”
一提這個沐蘊更來勁兒了,“你也做生意?”
張百川瞧著沐蘊的樣子,急忙擺手解釋,“不是不是,我絕對沒有搶你生意的意思,我叫張百川,剛從首都畢業回到塢城,我最近都在做悄悄地觀察著小販們的生意,發現隻有你在短短幾天內就將沒有實物的鋼筆和一些看似普通的日用品賣的如此好,所以想請教一下你有沒有什麼寶貴經驗,能不能用來幫助塢城的人民發展。”
沐蘊眼睛頓時亮了,這不巧了嗎,他們倆的最終目標居然誌同道合了。
沐蘊從袋子裏取出一根紅繩遞給張百川問道,“你看我款式怎麼樣?”
張百川如實回答,“普普通通,很常見”
沐蘊欣喜的點點頭,“說得好,就是很普通又很常見,你看日常用品幾乎每個攤位上都有賣,而我一個新攤位,顧客憑什麼來我這裏買,隻有用一些他們覺得新奇,特別的東西吸引,才會創造需要,生意才會好起來,所以我就想到了促銷這個辦法,適當的讓利給顧客,這樣一來二去顧客自然就會來你攤子上多光顧了。”
張百川聽了她的這番話,言語也有些激動,“我以前也聽過這麼個故事,說名聲在外的人,會得到更多的出頭出麵的機會而更加知名,容貌漂亮的人,更加引人注目也容易討人喜歡,他們的機會往往會比一般人多很多,有些大門甚至會專門為她敞開。”
沐蘊似乎也有一點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新穎和奇特才是適合塢城人民發展的一大優點?”
張百川搖了搖頭,“不,揚長避短,清晰定位,找準方向,走一條真正適合塢城人民經濟和發展的道路。”
沐蘊也有些激動,“臨水鎮之外有塢城,塢城之外有祖國,祖國之外有世界,我們隻有用腳一步步去丈量過,才能找到一條真正適合塢城人民走的路,我們才有可能真正的幫助塢城人民搞好發展,促進經濟,富民強國。”
兩人越講越激動,索性在製衣廠席地而坐,就著淡淡的夕陽,洋洋灑灑的將自己肚子裏的東西悉數都傾倒了出來。
或許在這一刻沐蘊和張百川都不會猜到,兩個加起來不到五十歲的人竟然會在幾十年後對塢城的發展,就是在製衣廠的這麼一番談話,成了他們兩人一生的標杆。
他們倆在最後竟然會成為華國創業史上鼎鼎有名的王炸組合,多少塢城人民每每提起都發自內心感謝的企業家,領頭人。
在兩人忘我的交談中,沐臨的肚子不合時宜的叫了起來,低著腦袋奶聲奶氣道,“姐姐,我餓了。”
沐蘊摸了摸他的頭,“姐姐等下回家做飯給你吃。”
張百川看了看天色,也終於意識到天色不早了,“沐蘊同誌,時候也不早了,我不方便送你回家,你還是早點回去吧。”
沐蘊這才驚覺,天色已經有些黑了,趕忙背上自己的東西與張百川告別,“下次有時間再聊。”
臨走前沐蘊再次看了看堆在牆角的那些破布條子,張百川也順著沐蘊的目光看過去,他抿了抿嘴語氣裏盡是勉勵,“沐蘊同誌,按照你想做的去做吧,相信很快就會有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