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支書讓木匠大頭做的。
五點多,天氣不甚熱,依然戴著遮陽帽過來的一群人到橋頭停下,看到乒乓球台,又看看鳥語花香的地兒,立馬掉頭。
小芳早歇過乏了,坐在路邊跟她爹聊天,看到那群人就起來:“找誰啊?”
“咦?大學生?這是你們村啊?”為首的小老太太指著牆壁,“我記得這是土牆啊。”
小芳看著牆上的菜,“是土牆。豆角種的太密把土色遮住了。”
“我記得茅坑邊也沒有樹啊。”
張支書道:“以前在院子裏的小桃樹。院裏已經有一顆大的,今年就移出來了。”
一眾老頭老太太走近,越發不敢信,七嘴八舌地驚呼:“你們村怎麼大變樣?”
小芳道:“冬天光禿禿的,現在生機盎然,肯定不一樣。來玩兒還是來買東西啊?”
“買果子。前些天你們村的人都會去賣,最近怎麼都沒去?”
小芳看向張支書。
張支書:“以前果子少好賣。現在別的村的果子熟了不好賣,我們就決定一周去一次。周日去。不是在現在這個地方,去政府辦公樓那邊。”
有個老頭伸出大拇指,“你會做生意,那邊的人有錢。”
張支書點頭:“有時候陰天就趕著中午拉到人家廠門口賣。偶爾走街串巷也喊一下。雖然沒有以前出去的勤,但錢沒有少。”
“怪不得最近見不著你們。放心,我們不會亂說的。我來你們這兒買過羊肉。”說話的小老太看向小芳,“大學生還記得吧?”
小芳點頭。
“還跟以前一樣隨便挑隨便選?”
小芳點頭:“價格肯定得高一點。不然剩下的都是小的就不好賣了。”
水果便宜,貴也頂多貴一兩分錢。他們既然來買最新鮮的,也料到這一點了。
“行。”
這個字落下,不少人看小芳。
小芳看到她九叔,“讓我叔帶你們先轉一圈。我們村的果子多,還有香瓜脆瓜甜瓜。你們考慮好了再買。如果太多,他可以開車給你們送過去。但也不能太多,車裝不下。”
這時候的人孩子多,這些老頭老太太每家至少六口人,一人一天一個,兩天就得好幾斤。
他們來的路上還在聊,果子便宜,也不知道給不給送到家。
小芳的話打消他們的顧慮,一個個都不由得露出笑臉。
有個小老太就忍不住說:“你這個閨女會做生意,以後是不是打算進商務部啊?”
小芳搖頭,“教書。有寒暑假。”
大胖忍不住問:“哪個大學?”
“大學?”小芳被問住。
王秋香:“你別說跟大胖一樣教高中?你要是教高中,幹嘛還跑那麼遠上學?”
其他村民忍不住點頭:“就是,就是。”
小芳:“可是,我大學畢業有可能隻能當輔導員。”
她以前的高中師姐就是。
幾乎每次聊天都能聽到她抱怨,還不如去高中當老師。
“不是老師啊?”王秋香問。
小芳看向方劍平。
方劍平:“我們學校不是很缺老師。”
有個來買東西的老太太就說:“你們學校是最好的大學,當年恢複高考的時候師資力量肯定先緊著你們。要當老師是不是得讀研啊?”
高素蘭:“那就是還得再上?”
張支書問:“還給補貼嗎?”
方劍平想想學校的情況:“如果一邊讀研一邊當輔導員,工資應該不少。可是小芳太累。”
張支書:“那有啥關係。到時候我們就過去了。不種地不喂牲口,每天弄點吃的,洗洗衣服,看著瞳瞳,我們來唄。再說了,瞳瞳上學了,也不用我們整天看著。那麼一點活可比割麥子掰玉米摘棉花輕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