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讀史(二)(1 / 2)

“天可汗不已先祖卑,受旗籍、封官職,並下嫁聰古倫和碩公主於先祖……”

薑弘立與李景仁等一道進入了九連城,李景仁、崔哲和申俊憲被安排在總兵府中休息。話說這九連城位於現在美麗的遼東江城丹東市東北二十五裏的鴨綠江畔,因為當地有相連的九座古代城址,所以從明代開始,就叫它為“九連城”了。九連城的曆史很久,與它隔靉河相望中江島上靉河上尖村“西安平縣”故城,不到五裏,這裏很早就被開發起來了。到了金代,九連城有了行政建置,成為婆娑府路的治所;元代,是婆娑府路巡檢司的駐地;明代,於此地增築鎮江城,並將長奠堡遊擊移來這裏,是遼東東南部邊境上的軍事要地,也是明、清兩代中國與朝鮮通商的要道,同時還是兩國使節往來的必經之地。

然而心中亂騰騰的李景仁卻無論如何也睡不著,他在思考以後會怎樣?在這麼個陌生的國度裏要繼續剩餘的生活,簡直比登天還難,可事已至此,又不能回頭,看來得去找找薑弘立了。此時的薑弘立正在中廳批閱一些文件,聽到有人進來便抬眼望去,看到是李景仁向他走來,便笑然問道:“李公子,有什麼事嗎?奔波幾日,應該去歇息才是啊!”

李景仁聽到此語便笑答曰:“心事難平,想與總兵談談,不置可否?”

“當然,請到內廳敘談。”一邊說兩人一邊向內廳走去。到的內廷,薑弘立命仆人泡茶招待李景仁,然後問道:“李公子,想必對於後金仍然沒有信心吧!”

聞聽此言,李景仁急道:“總兵怎知景仁心思?莫非元帥有通靈的本事?”

薑弘立聽到此處笑道:“李公子,玩笑了。其實本官剛剛投降之時,也是如此,隻不過已過去三年,心境好多了。”

“原來如此。鄙人曾經聽說總兵本無意領兵援明作戰,即使在路途之中,也向大王上書請辭,不知是真是假?”李景仁問道。

這時薑弘立一下子便改變了原本喜悅的臉色,李景仁一看不對便道:“如果總兵不方便說,全當景仁胡說,不要介意。”

薑弘立聽到這裏,便說:“不,不,不,公子誤會了。其實此事本官已在心中憋了三年,正好和公子一談。”薑弘立將繼續道:“其實當時我朝一對明人毫無信心,隻因奉明正朔;二是努爾哈赤贈大王貂皮500張,彼此已有默契,但礙於明朝顏麵且20年前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犯境又賴楊鎬、劉綎等人撐持,所以被迫出兵。後我率部已過江,但向大王提出辭呈,表示對戰事前途懷疑,恐全軍覆沒,損我朝之實力,但大王不應,我也隻好繼續前進與明軍劉綎一路集結,集結後的聯軍有4萬餘人,於是浩浩蕩蕩的向赫特阿拉開進。但當行至阿布達哩山時,與後金軍安巴貝勒遭遇,無法隻好與之決戰。然而此時的明軍大量缺員,兵器老化,純賴我軍,並且安巴貝勒占領東部山崗,又派出支隊抄襲明陣地之西南角,蒙古部隊則滲入敵方前、後部隊之間遮斷其交通,至此劉綎軍始見動搖,隨之洪台吉又攻其東北角,最後安巴貝勒遂行中央突破,至此明軍三麵被圍,全麵潰亂。但後方的聯軍仍繼續抵抗,他們的火炮及鳥銃排列具有縱深,但最後大風突起吹向我方陣容,火器全部不能使用,然後我命令剩餘的4000朝鮮官兵投降並將明兵捆縛一起投降,至此劉綎此路覆沒。”

“哦,原來是這樣。總兵辛苦了。”李景仁聽完後說道。

說完這些,薑弘立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暢快,於是笑答道:“多謝公子。當年後金為了寬恩我朝,要將我等送回國內,但我強烈要求留下,你知道這又是什麼原因嗎?”

李景仁聽完後先是一驚,然後便說:“哦,有這等事?國內都以為是後金將你扣留了。鄙人愚鈍,請總兵明示。”

“公子不知,努爾哈赤是天之驕子,將來一定可以統馭中華。然明朝與我朝黨爭不斷,禍國殃民,我若回去,那些平時記恨與我的人便會借此上書讓我丟官事小,萬一株連與我的家人,我豈不成了家族罪人?”薑弘立言辭激烈,隨後又說:“在後金,天命帝待我恩重如山,並不以降臣對待,受我官職,與我俸祿,可謂心胸博遠啊!因此公子大可放心,後金一定不會虧待你的。”

正在兩人交談甚歡之時,隻聽外麵有人宣旨,於是薑弘立便起身而出。片刻之後薑弘立隔著老遠便對李景仁說:“公子,好消息,天命帝讓你進京麵聖。”

李景仁聞聽此言又驚又喜,驚的是後金帝這麼快就要見它,喜的是看來可以活命了。於是他與薑弘立火速進京,而申俊憲和崔哲則繼續留在九連城的薑府療傷並且把在鴨綠江岸陣亡的那些勇士安葬。這一日,兩人到的遼陽,先到驛館歇息,然後薑弘立奉召入宮,而李景仁在驛館中待天命帝宣召。

話說這遼陽城在公元1621年(明萬曆四十九年,後金(清)天命六年)被後金攻克。當年努爾哈赤便定都遼陽,在太子河東岸建了新城——東京城,這城周長24華裏,分南北二城,兩城相連呈“日”字形。南城,周長8公裏,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2250米。城牆磚石合築,內石外磚,牆心夯土,上窄下寬,呈梯形,牆底寬8.30米,高10米,有文獻記載為“周圍十六裏,二百九十五丈,高三丈三尺”,城四角各有角樓,東南籌邊,東北鎮遠,西北平胡,西南望京樓。城門六,南為安定、泰和,東為平夷、廣順,西為肅清,北為鎮遠。東門外有甕城。城外有護城河。城中東西並列鍾、鼓二樓和華表柱。北城,南北寬1公裏,東西長2公裏,城牆先土築後包磚。城門三,東為永智,西為武靖,北為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