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孤從一開始就是一個人,還沒有想到小孩子是可以玩鬧的時候,就已經不知不覺之間長大了。

就,像母後所言那樣“感覺好像是錯過了幾個億”。

二來則是,孤好似從小就不如二弟和小妹這樣活潑,一向是個性格沉悶的孩子。

就算有機會,孤也不知道如何玩耍,還不如去看兩頁典籍來的自在。

結果如此一來,孤就徹底無法融入到弟弟妹妹們中間去了。

二弟跟小妹他們倆是龍鳳胎,感情自然不同,而且年紀足足比孤小六歲,在孤這個太子兄長的麵前都有些放不開。兩個都是一臉怯怯的模樣,那真是,話不投機,相顧無言,尷尬至極。

等他們好不容易稍微跟孤熟悉了些,可以好好說話了,孤都又得準備去跟著父皇上朝了,根本就沒有時間陪他們一起玩兒。

這大抵就是母後說的甚麼“代溝”,或者也是孤太過早慧,當然沒有說二弟和小妹不聰明的意思。

隻是孤太聰明了一點,所以,才會“能者多勞”吧。

孤曾經以為,這種狀態要持續很久,甚至一輩子都不會變了。但是,沒想到,就在孤十三歲時,發生了一件事,倒是讓孤跟二弟還有小妹的關係瞬間好了起來。

事情說起來還是小妹惹出來的。

因為她私自跑去了不該跑去的地方。

孤這個小妹,因著是宮裏頭唯一的公主,又生得最像母後,所以是全宮上下都可著勁兒寵愛的寶貝。

特別是父皇,更是寵著小妹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隻要是涉及到小妹的事兒,那他沒有不肯的。

就算是母後有心要對小妹嚴格一點,也常常被她可愛央求撒嬌的小模樣給弄到破功,末了也隻有一邊兒笑著一邊兒數落小妹幾句,事情最後都會不了了之。

是啊,孤的小妹那麼可愛,能有什麼壞心眼兒呢?

孤、二弟,還有父皇,都是這麼認為的,想來母後也是如此想。

但是萬萬沒想到,小妹卻因此養成了一個膽大包天的性子。

她一貫活潑好動,那天恰逢祖父生日,我們一大家子人去西山上祖父的莊子給他老人家賀壽,正好兩位外祖母還有很久不見的姑外祖父母也都在——至於為何他們都趕巧在一起,那想必是也為了給祖父慶賀吧。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聽說母後要去才大老遠從苗疆趕回來的。

他們每個人跟母後的關係都挺好的,還是那種不用多客套的好,真正像是一家人一樣。

孤喜歡大外祖母說話的聲音,也喜歡小外祖母做的好吃的,反正每年逢年過節都要來這莊子玩兒,也是慣了。

二弟和小妹從三歲之後也常來,雖然活潑些,原本也一直無什麼大事發生。但是偏巧那天,宮中有要事,孤同父皇母後們回宮的時間稍微早了些,隻留了幾個老宮人照應,倒是叫小妹鑽了個空子,半路上自己悄悄跑了。

好巧不巧,她一個人跑到了離著西山不遠處的石山去了。

說起來這石山,那可是禁地,聽說裏頭囚禁著前朝那對弑兄殺父的瘋子皇子夫婦,尋常人是絕對不準去的。

便就是父皇和母後也從來不去,隻是聽說大外祖母同那皇子妃算是故人,偶爾會打聽一番她的近況,但也很少去看。

畢竟那兩位手上都有人命,隻是父皇母後仁慈,看在大外祖母的情麵上沒有將他們正法,隻是將他們囚禁,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也是為了大外祖母想去看的時候能看一眼,才把囚禁他們的地方安排在離著西山不遠的地方。

兩邊兒都有重兵把守,倒也不怕有什麼危險。

原本也絕無可能出現什麼空子可以混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