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她,才沒叫她失態跌坐到地上去。
當晚二房自己個兒又鬧了起來,其他兩房的人趕到時,二老爺臉都被抓花了,二太太又哭又罵,嚷嚷著要和丈夫同歸於盡。
相比之下沒什麼存在感的李術手裏拎著燭台,要不是李旭眼疾手快搶了過來,很難說那燭台上的尖刺是不是要落在本就已經很狼狽的二老爺身上。
到底發生了什麼並無多少人知曉,還是李亭午軟硬皆施撬開了李術的嘴,才知道因為李聞道的幾句話,二伯差點殺了李枳。
李旭看著自己親爹的眼神越發冰冷,兩人不像父子,更像仇人,一向習慣從中調和的錢氏再也不多說什麼,任由兒子遠著他爹,隻不要太過明顯,免得落下個不孝的名聲,影響仕途。
李枳差點被殺的消息老太太本是想要瞞住的,同昭明長公主談過後打消了這個念頭,第二天李家刁奴險些殺主的消息就傳了開來。
那嬤嬤早就被處置了,老太太對外說那嬤嬤貪了許多家裏給明月庵送去的錢財物品,見李枳回家怕事情敗露,因此起了殺心。
好在那嬤嬤果真貪了不少,也算是把謊圓了過來。
李家這一陣腥風血雨過去後,三位老爺雖然相處不再那樣兄友弟恭,卻沒怎麼影響底下已經長大懂事的小輩。
甚至因為和李聞道疏離,李亭午終於不再有所顧慮,進了錦衣衛。
李亭午文不成武不就,隻會玩,他那堪稱恐怖的社交能力是李暮羨慕了很久的,林卻自然也能看出價值,想把人弄進錦衣衛,不會武功沒關係,可以去經曆司,那是個負責文件收發的文職部門,不需要懂武藝。
林卻私下裏早早就同李亭午提過,但因為李聞道反對,李亭午不敢忤逆父親,這才作罷。
如今李亭午和他哥一起疏遠了父親,快快樂樂地紮進了錦衣衛,也不怕自己靠裙帶關係進來會被鄙視,不就是和人相處嗎,給他點時間,他能把鐵麵無私的指揮使都處成哥們。
轉眼六月末,距離李枳歸家沒多久,長公主府請了媒人,帶上聘禮敲開了李家的門。
至此,李枳那被後世記載,堪稱傳奇的婚嫁經曆,也正式迎來了最後的轉折。
第四十二章
七月初, 林卻和李暮終於碰上了一個泛舟遊湖的好天氣。
這個月份,荔枝楊梅是別想了,好在還有甜瓜, 以及從南邊送來的龍眼和李子, 用冰盛了, 跟冰涼涼的飲子一同被放到了船篷裏。
小舟上就他們倆, 李暮一開始還挺害怕,在船篷裏坐定了不敢亂動,隨著小舟離岸越來越遠, 遊進荷花叢中, 她才慢慢適應,讓林卻拉著從船篷裏出來,還被教著怎麼摘蓮蓬剝蓮子。
李暮自己上手才知道,新鮮的蓮子不去芯也不會苦。
李暮一邊吃喝玩水, 一邊還不忘追問林卻方才與她閑聊提到的義安教:“所以,義安教隻是暫時沒了?”
先帝時期就已經將義安教列為旁門左道, 寫入律法, 禁止信仰。去年年初林卻身體剛好一些,就完善了這條律法, 加重了刑罰, 令首者絞, 從者杖責流放。另外派人潛入各地義安教, 利用伊王世子的狼子野心,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從內部瓦解,將義安教折騰得元氣大傷。
今年快入夏的時候, 義安教各地分舵舵主聚集在洛陽開大會,伊王世子本想借機整合教眾, 鏟除異己,不想其真實身份被當眾揭露,偏巧洛陽不僅是義安教的起源地,更是伊王當年的封地,就數恨透了伊王的老教眾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