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都大字不識,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久而久之,太監還是以文盲居多。

全紫禁城共有近千名太監,除了最底層洗刷馬桶的小蘇拉,還有在各處做管事的中高層太監,不識字實在是不行。

明朝宮內有專供太監讀書的“內書堂”,到了大清,皇太極時期的王爺阿哥,都沒幾人讀書,不過那時候,皇太極的幾個太監,還是從大明搶去的。

等到順治進京之後,用了原來明朝留下的太監宮女,直到了胤禛上台之後,才正式確立了內侍的等級製度。

以前那批讀過書的明朝老太監,經過康熙時期,早就沒了。後來進宮的太監,由讀過書的太監,教了他們認字。

不過,因為明朝宦官把持朝政的關係,到了大清這裏,對太監的讀書習字,就沒那麼重視了。

也就是說,像蘇培這樣,精通滿蒙漢語,上能與朝臣對抗,下能鎮壓住紫禁城龐大的太監與宮女群體,再也找不出第二人。

不是蘇培持才自傲,且不提工作助理,僅作為胤禛的生活秘書,不光是隻需要伺候他的吃喝拉撒。

不識字的人,想都別想這個位置,能識字還不夠,至少要明白朝堂的官製,以及各部門之間的那些彎彎繞繞。

官員前來候著,先領誰進去,要攔著誰,弄不清朝堂的關係,或者不懂最近朝堂上發生了什麼大事,胤禛為何而煩惱,到處都是雷,總有一顆會被踩到,炸得你粉身碎骨。

蘇培越想越覺得自己牛掰,細數曆史上的那些名臣,最後得到善終,功成隱退的,也沒幾個。

他,蘇培,做到了!

蘇培臉上帶著笑,隻覺深藏功與名。

這時,他聽到一聲很不爽,且非常熟悉的聲音在耳邊炸開:“你在笑什麼?看來,你心情很好啊!”

第60章

蘇培心裏一咯噔,暗自叫了聲不好。

胤禛站在門邊,背著光,看不清臉上的神色,不過以蘇培隻聽聲音,都知道他心情不好。

真是有意思,來到他一個前奴才住的地方發脾氣。

不管如何,蘇培還是恭敬地見禮:“草民見過皇上。”

胤禛眼神沉下去,冷笑連連,陰陽怪氣說道::“喲,這口改得可真快,是預謀已久了吧?”

蘇培還真沒預謀,就是情緒頂在了那裏,沒能下得來,加上胤禛的推波助瀾,他隻是順勢而為罷了。

他們這群畸形人,長年累月沒日沒夜的加班,活得都不長,按照他的年紀,其實並不算退得太早。

再幹下去,勞身不說,關鍵是勞心,他眼角的皺紋越來越多,都快趕上騰妹的滿臉褶子了。

再說,他既不是旗人,更不是官,已經卸了職,不是草民是什麼?

胤禛以前特意給好幾個漢臣的折子上圈紅,讓他們自稱臣,不用稱奴才的事情,他都選擇性遺忘了?

蘇培不敢與胤禛爭辯,開始琢磨起了他的來意。

胤禛來到這裏,不外乎兩種情形。

一是餘怒未消,前來趕著再收拾他一頓。殺頭是不會殺的,殺頭的話,胤禛是厭惡他到了極點,派人來取他小命就是,哪用得著大冷天跑來。

頂多就是打一頓板子,無妨,蘇培做好了挨頓打,再被趕出去的打算。

他手下的那些孫子們,平時他嚴厲是嚴厲,可沒有克扣過他們,更沒有亂對人使絆子下毒手,多年向來如此,哪怕他被打板子,還是有點兒信心,行刑的孫子們會手下留情。

另一種情形,胤禛是禮賢下士,親自來叫他留下。

蘇培見到過胤禛的朱批,發現自己錯了,坦然向臣子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他是那種難得肯認錯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