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1 / 3)

。”

“節日大家圍著火塘跳舞,就是打跳了,”拉龍說:“不是節假日,平常沒事也會跳,高興了就跳一下。”

“對,”張信禮道:“少的時候可能就一家人或者幾家人一起,多的時候整個村,甚至整個地區都一起,”他說:“比如火把節,今年火把節是七月份,就在你來這兒的前兩天。”

林瑾瑜想象了一下漫山遍野都是巨大的篝火,人們手拉手圍成一圈一起唱歌跳舞的壯觀景象,覺得很是震撼:“哇……看來我剛好錯過了唉。”他問:“你們都會唱嗎?這歌詞大概唱的是什麼啊?”

“會的。”張信禮拿了一隻筷子,隨著那些漢子粗啞的歌聲打著節奏:

“su mu di vi o(遠方的客人)

qio bo ge la suo(四海的朋友)

ni o gia de suo o(我們不常聚首)

mo la ge de bo……(我們難得相見)”

拉龍用清脆而稚嫩的童聲跟著他們一起小聲唱:

“ni mu gia jie lei(我們有傳統)

zhi ji bo guo da(迎客用美酒)

zhi zha wo mu jio o(家鄉多美酒)

sei la guo o su(美酒敬親朋)”

他們的歌聲雖然不大,卻也完美地融入背景那些粗豪的男人歌聲裏,張信禮一邊打著拍子,一邊看著林瑾瑜:“su ni su da duo duo,su ni su da duo duo……(請喝完這杯酒吧,請喝完這杯酒吧)”

林瑾瑜道:“你們咋都會唱。”

“因為經常聽,經常唱。”張信禮說。

那些彝族漢子唱高興了,開始轉身跟不同桌的人碰杯飲酒,林瑾瑜從沒見過這麼瘋的喝法,每次一碰就是一杯酒下肚,就酒店餐具裏喝水用的那種杯子,幾乎很少有人端著一杯酒碰兩次杯的……我的媽呀,這種喝法真的不會酒精中毒嗎?

一時間周圍都是笑聲、腳步聲和酒杯碰撞的聲音,滿大廳隻有他們三個還坐著。

也有跟拉龍年紀相仿的小男孩瘋跑過來,嬉皮笑臉地跟拉龍勾肩搭背,猴子樣的手端著酒杯衝他道:“子哆!”

拉龍手邊沒酒,孩子的阿爸便把酒杯給他,拉龍便接過了,跟那個素不相識的孩子互道“茨莫格尼”,然後碰杯喝酒。

嘖嘖,這氣氛真好啊,林瑾瑜想:大家互相不認識,但都是同一塊土地上的同胞。

他正撐著下巴,以一種看熱鬧的局外人心態老神在在地在心裏發表感想呢,忽然感覺到有人從身後重重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林瑾瑜嚇了一跳,回頭看見一個梳馬尾的彝族漢子端著酒杯,笑著看著他。那個漢子兩邊的頭發都剃得短短的,隻中間留長了,在腦後綁成個辮子。

林瑾瑜不知所措,既不知道作何反應,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隻愣在那裏一動不動。他不自覺地扭頭看張信禮,看到張信禮衝他抬了下下巴,示意他站起來。

林瑾瑜於是直愣愣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茫然地跟那個彝族漢子大眼瞪小眼。人家跟他叭叭說了幾句什麼,林瑾瑜也聽不懂,就見他黝黑的手拿著隻酒杯,往他手裏塞,林瑾瑜不由自主地接了,立馬有人給酒杯裏倒滿了酒。

那個梳馬尾辮的彝族漢子側身,讓出跟在他身後的、一個穿黑藍黃三色彝族長裙的姑娘。

兩條又粗又黑的辮子搭在她的肩上,隨著她的腳步一晃一晃的。那姑娘端著酒杯走到林瑾瑜麵前,她比林瑾瑜矮那麼一點點,微微低著頭,黑白分明的眼珠子偷偷往上瞟,一副要看他不看他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