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話抵得上林棣棠叭叭廢的一大番口水,奶奶們像打開了閘門,你一句我一句的接連不停。

場麵有些不可控,從一開始的祖祖輩輩逃荒、避戰亂,到後來的天帝降罰、神仙贖罪,大仙在村口扔了一柄桃木劍……

“哎,就是這一顆大樹嘞!”奶奶捂著嘴,悄摸煙的比劃兩下指指頭頂大樹,讓他們偷偷的、自己知道就行。

“這也不是桃木……不是,奶奶,您不是說不能搞封建迷信嘛!”林棣棠大霧。

“俺沒有啊!這可是頂頂真事,一點沙土都沒摻,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親眼看到的,那能有假?別說老支書了,縣長來了我也敢再這樣說一遍嘛。”

他們一起聊很久,老人們一天就兩頓,林棣棠二人在中午跟著蹭了兩塊饃饃墊肚子。直到日頭泛黃,才溜溜達達的帶著攝像老師回村長家。

本以為會遲到,已經做好道歉的準備了,開門一看,他們竟然還是最先回來的!

“大家人呢?”林棣棠問隨行導演。

“劉姐那組還在一公裏外的山坡上,齊老師他們去縣文化館了,應該也快回來了。”

提前回來的兩人無所事事,林棣棠提議給大家做晚飯,霍南洲對他向來是能說一個‘好’,就絕不多崩一個字,所以在問清楚需求後,搬著小凳子就開始幹雜活。

削紅薯皮,擇野菜,清理蔥薑蒜,他都做的又快又好,有工作人員想起他幾年前的一個采訪,記者問他會不會做飯,原話是什麼來著?對了。

“不是很會,但如果有了愛人,會為他去學。”

霍影帝現在看起來倒不像學過做菜,更像是去報班考了廚房小工證!

林棣棠打算做一個紅薯野菜團子,這野菜產量很大,在山坡的背陰處,一大叢一大叢的野蠻生長,是當地人很愛吃的纖維來源。

菜有些不好嚼,所以先下鍋汆燙一下,顏色變翠就可以撈出來了,然後用刀背碾壓兩下,再剁碎,加上炒雞蛋、細紅薯粉、調味料,一鍋餡料就算完成了。

外皮用紅薯麵,加上一些蒸熟的紅薯增加甜味,紅薯麵遇到水顏色就會變深,加了紅薯泥則更加鬆軟,每個劑子都塞上了一大坨內餡,用手窩一窩形狀,包的圓圓鼓鼓。

上鍋後的火候是霍南洲來負責的,經過這麼久的大灶曆練,小小灶膛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攝製組眼花繚亂,除了每人一台的專屬相機,記錄全景的總攝影忙的腳不沾地。端著雲台左邊跑跑,拍蔥指攏包子,右邊跑跑,拍一拍影帝控火術,時不時還要站定,把‘琴瑟和鳴、高山流水遇知音’拍出唯美感。

所有步驟都進行的差不離,到處跑的其他嘉賓們也都風塵仆仆的回來了。

不說黃明月二人被風吹的灰頭土臉,去縣文化館的兩人竟也是兩眼發直……

沒有問大家的成果,林棣棠像趕鴨子一樣,把累癱了的大家攆去洗手。

“吃飯啦,我和霍老師一起做了野菜團子,沒來得及熬粥,今天咱們就喝水溜溜縫~”整個院子裏,就林棣棠一個人又閑又開朗。

聽到吃飯,大家也不賴了,抬起假胳膊假腿就往水缸去。

“你們的進度怎麼樣?反正我和你們齊老師可是有大收獲!”菜團子還沒好,大家圍坐在院子裏交流情報。

最後定下來,林棣棠他們最先說。

“嗯……大家隨便聽一聽哈~”說正文前,林棣棠還有些不好意思,不過很快,他便調整心情,慷慨激昂:“話說盤古開天辟地後,人族感悟天地飛升的,都變成了神仙。”

“噗嗤。”有人忍不住笑場,林棣棠無奈,他聽到的,就是這樣的啊!不理會世間紛紛擾擾,他閉目仰頭,自顧自的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