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有個聲音從身後傳來,孔氏一回頭,發現出聲的竟然是她大哥!孔母不可置信的捂住嘴巴,這可是老大頭一次提出請求!孔母連忙就要去給大兒子端半碗,然後被孔爹一把按住,同時使眼色給女兒。
孔氏會意,揚聲喊:“大哥,三妹這邊客人多忙不過來,你過來這邊桌上吃罷!我放在這裏呢!”隔著屏風,隻能影影綽綽看到人影子,看不到具體的動作,孔氏也拿不準大哥會不會出來,反而她是堅決不允許母親送進去。
她一邊留心著客人,一邊分出一隻眼睛去瞧大哥,屏風裏安靜了一盞茶功夫,大哥居然站了起來,猶豫著想往這邊走。
孔爹還是穩重,按住激動的孔母,讓她去招呼客人,自己也假裝不經意的去站到藺洵旁邊,幫著他看客人。
隻有十幾步的距離,而且沒人留意到這邊,孔大哥猶豫著坐到長條凳上,選了一雙筷子挑起餛飩吃起來,果然跟他聞到的味道一模一樣,香。
周圍人的視線落到他身上,他本能的瑟縮一下,卻發現別人的目光隻是一掃而過,根本沒停留。是啊,這條街的人見多識廣,要是個古董還能讓他們目光停留一下,人有什麼好看的?
孔大哥吃完餛飩,又慢吞吞挪回去重新坐好,開始觀察過往的行人,每個人行色匆匆,帶著對生活的渴望。
好像出來見人,也沒那麼可怕,這裏不會有人知道他曾經是天之驕子不可一世,也不會嘲笑他如今模樣。
“這算是一個好的開始,大哥至少願意主動出來走兩步。”藺洵對著嶽父說:“您可千萬別心急,一急很容易把大哥又嚇回去。”
“我不急,我不急,我做好了十年八年的準備的。”孔爹勉強帶笑:“老大也不是一天成這樣子的,要想改回來也不是馬上就好的。”他按下自己抖動的手,安慰自己不急。
有了一個好的開頭,事情會越來越順利不是嗎?
孔大哥剛開始不願意出屏風,可架不住外麵總有一點小意外發生需要他動手,他起初是慢吞吞挪動著,一做完就躲回屏風內,後來還會稍微停留一會兒,反正沒人留意他。
孔母給女兒打下手,學著剁餡包餛飩,忙時輕鬆不少,而孔爹早年熱愛字畫,別的雖然不擅長,但字畫真是他的強項,藺洵帶著他幫人鑒定了幾次,孔爹很快就上了手,又能賺錢還有滿足自己的愛好,何樂不為?
人人都有事做,孔大哥每天被人抬來抬去,大概一個月後他就不要人抬,自己慢慢地從家裏走過來,然後待著,他第一次幫忙收碗時,孔母忘了從前的激動,還催他放到固定的位置去。
孔大哥隻是勾起一個笑來。
作者有話要說:坐在靠窗的位置觀察行人,真的很有意思,大哥獨占了最佳視野。
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落侯門(二十一)
人有了精神頭,日子就是不—樣。
孔母之前交際的都是各高門大院的貴婦人,聊脂粉說孩子講衣料,生活其實很—層不變,等到家道中落後,她跟其他的平民婦人也聊不到一塊兒去,又不喜歡跟其他類似境遇的主婦悲春傷秋,隻好成日的待在屋內,主持家中瑣事偶爾繡個花,沉悶又無趣。
現在出來幫忙,其實也不需要她做多少事,女兒怕她累到就特意請了—個幫工,她隻需要偶爾收錢或者收個碗碟什麼的,閑下來還會跟周邊的攤主聊天,充滿了家長裏短的溫暖和瑣碎,孔母也忍不住給人出主意或者建議,有人聽了有人沒聽,但孔母覺得,自己終於一點人生的樂趣。
孔爹更是如此,他是個文人,思想還屬於比較典型的忠君愛國,拉不下臉麵去做事,現在隻當是幫女婿幫,慢慢地也就發覺其中樂趣,研究字畫的來曆,揣摩當時畫師的心境,曆經幾百年的時空,他好像在跟前朝的名人誌士對話—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