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再偷偷仿造一個調換,就是輕而易舉的事。而且不借用自己的身份,就算他們事後想找人都找不到。
“妙!妙計啊!”貴賓給出主意的人大力讚賞,“腦子轉的很快啊!好,我這就先找人去仿造!”隻要操作得當,全身而退也不是難事。
他們這邊暗中操作著,並且實現安排了一個古董商人的身份,跟藺李氏那邊打好關係,小心翼翼試探著進展,藺李氏孀居在家,也著急寂寞,很快就跟商人的婦人交往密切起來。商人婦人就提出購買的事情。
藺李氏倒不是舍不得,而是...這東西怎麼說也是老爺當初家裏傳下來的寶貝,隻是借著她嫁妝的名義保存下來,她本身是打算留給孩子當個念想的,但商人婦勸的也有道理,除了這個她也還有其他的念想,倒不如換成銀子然後給潘哥換成宅子以後娶親用,更實際些。
古董不頂吃也不頂喝。
藺李氏拿不定主意,就跑去問藺洵,藺洵跟她打聽對方是怎麼知道家裏有這種東西的,藺李氏搖頭,對方隻說他們有渠道,或許是當初退還嫁妝時被人記住的吧,衙門也會有人登記過手。
“夫人自己覺得呢?賣不賣的其實都可以。”藺洵揣測對方的身份,如果他所料不錯,這就是三番幾次給他設局然後想弄到古鼎那邊的人吧,隻是這次換了正大光明的招數。老實說這種行為真的很煩,要不是最後對方自有報應他早就想辦法幹翻他。後來因為無憂散的事對方消失了一段時間,現在還敢來撩撥他?
既然對方不安分,他就讓對方的報應提前一點吧!
藺李氏想:“賣!對方出的價格的確不錯,比市價還貴了好幾倍,這種機會也不是時時都有的。”賣掉之後她也能換個宅子,隻是...藺李氏連忙承諾:“這是祖上的東西,賣了也該給你一份。”
“這有什麼!還能跟弟弟爭東西嗎?我又不缺那點銀子,您要是有心就給潘弟換個書院然後買個大點的院子就行了。”藺洵已經想好要怎麼對付對方,除掉這個時時窺探自家的人可比銀子重要多了。
藺李氏聽他拒絕,自己卻不能當真,兄弟情分都要處沒了。
藺李氏答應賣鼎,倒是讓對方吃驚,難道是賣個假的?得來的這麼容易,他們不可置信。等到賣東西那天,對照著古籍記載和鼎身上的暗記,發現就是他們要找的東西!
這種機會要是放過,那就是傻子!他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很快就把古鼎搬回商鋪裏,商人和商人婦立刻退場。
但是把藺李氏嚇了一跳,怎麼這麼像詐騙?但她去驗看了銀票,都是真的啊!
一個夜裏,古鼎被運送到了貴賓的府上,讓他親自鑒賞,他撫摸著上麵的花紋,精致又大氣,單單說造型和材料工藝,的確是值錢物件,但他看中的不是這個。
據五百年前的藥王徒子徒孫手冊記載,他們的師父藥王曾經有一尊藥鼎,是從少年學醫時一直用到老的,曆經五十年風雨和煉藥,吸收了藥草精華,已經具有了靈性,同樣的分量同樣的手法,練出來的藥物藥效要高出一倍來,徒子徒孫們驗證後,為了藥王鼎大打出手,最後誰也不知道藥王鼎落到誰的手上,但他們留下了鼎的圖紙和暗記,讓自己的後人去尋找這個物件。
貴賓也是偶然得到這份手記的,年紀越大越是害怕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