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洵點點頭進來,“你們怎麼在整理文書?”幾個人把庫房裏二十年前的奏折都翻了起來,正在整理分類。②思②兔②網②文②檔②共②享②與②在②線②閱②讀②

右丞相暗中給他使眼色,這也算是官場的老規矩,任何一個部門進了新人,都有一個時間再整理之前的文書,同時讓上官觀察自己的做事風格,如果上官還算滿意,就會提前結束這個“觀察期”,讓他們正式開始幹活。

想當年,右丞相自己也是翻了一年多兩年的文書,才拿到第一樁事幹,然後一步步積累成績,才算是坐穩宰輔這個位置。

所以三個宰輔中有個姓吳的年輕人先回答:“我們年輕沒什麼經驗,這不是先學學您幾位以前做事的法子嘛!”

右丞相撫摸自己的胡須,連連點頭,年輕人就是要這樣,沉得住氣,他們也是這麼一步步熬過來的。

藺洵就是看不慣這種風氣才會出聲問,他搖搖頭:“二十年前的文書,還有什麼參考價值!不論是人口還是賦稅或者官員都換了好幾輪,能看出個什麼東西來!”他翻看自己正待處理的文書,按照類型整理好,分別交給三個宰輔,“這裏剛剛好有三樁事,是三個州賑災的事,你們先拿去寫個條陳出來,然後我再看看查漏補缺。如果要看以前怎麼賑災的也行,下麵不是還有文書官可以幫你們整理。”

“去吧,先琢磨琢磨怎麼做事。”

三個宰輔一愣,接過奏折傻愣愣的回了各自的房間,他們這才回過神來,他們能接手做事了?

右丞相等人走了,這才來問:“大人,您怎麼不按照慣例先讓他們幾個小年輕磨磨脾氣?”

“磨他們幹什麼?讓他們年輕人放手做事嘛!積年的官員的確老成持重,但是年輕人自然也有難得的銳氣,能一掃混濁之氣。再說了,咱們兩不就是給他們把關的嘛!他們想出辦法後,我們再描補一二,這豈不是兩全其美?”

右丞相其實內心還是不爽,當年自己吃過的苦頭,憑什麼對方就不用吃?他還要再說,藺洵點了點他的肩膀,意有所指:“皇上也是年輕人。”

右丞相悚然而驚,對啊,這些能夠送到內閣的官員無一不是皇帝精挑細選的,履曆光鮮亮麗,既在中央幹過又外放過,這才能夠送入內閣,他想磨人脾氣,也要看最大的上司答不答應。

再想到另外一個問題,這些宰輔以後畢竟是要執掌內閣的,照他們的年紀少說也有二三十年,現在不施恩難道還要得罪人嗎?

右丞相再次在心內感歎人走茶涼,但態度已經轉變許多。

把手裏的事情推了出來,藺洵成功的一張紙一包煙一個崗位坐一天,消磨著時光,快要下值時,那個之前回答他問話的吳宰輔先拿著條陳過來,恭恭敬敬的請教。

“速度很快嘛!”藺洵讚他,“拿來我瞧瞧。”他也好順便觀察這人做事的性情。

封建時代,最讓人頭疼的就是賑災,有水災旱災火災蝗災地震,各種不一而足,在加上人力和科技發現水平所限,等朝廷真的反應過來,災民已經無以生存,大批的人流落失散或者去世,而一個人要長到能當做勞力又是十幾二十年,所以救災的要點就是先控製事態發展,然後再撫平瘡患。

藺洵講了半個時辰說的口幹舌燥,喝完一整杯的茶水,這才對吳宰輔說:“你明白了嗎?知道該怎麼改進了嗎?”

吳宰輔感激莫名,“我懂了大人,我這就回去改。”他剛才聽得茅塞頓開,從前很多不懂的地方立刻就想通了。

藺洵很欣慰:“你明白就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