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1 / 3)

笑。

“長姐,”小妹陶新荷懶懶歪著頭往陶雲蔚身上一靠,總算是問出了已在心裏憋了大半天的問題,“那個建初寺真有那麼靈麼?那我們要不趕緊先去求一求吧,也不必定要等到十五那天和馬家人一起啊,咱們的事比較急嘛,先讓菩薩保佑我們家能順順利利過了這道坎兒再說。”

陶雲蔚聽得一笑,伸手在她那張小圓臉上輕輕捏了一把:“小實心眼兒。”又笑道,“那寺廟靈不靈我哪裏知道,不過隨意一說罷了。”

陶新荷眨眨眼睛,支起身“咦”了一聲。

坐在對麵的陶曦月微笑著搖了搖頭,溫聲解釋道:“阿姐這麼說,不過是想給於五娘子找點盼頭,也順帶轉移開老安人的視線而已。”

陶新荷認真地琢磨著。

“好了,就你那直腸子,想了也是白想。”陶雲蔚道,“你隻要知道,阿姐不想與馬家的人起衝突,也不願被人扯進家務事裏,所以隻好讓她們自己去解決了,管誰東風西風,都與我們無關。”

陶新荷也不知有沒有真明白,反正自己一向崇拜的長姐這麼說了,她也就這麼點點頭,老實地聽了。

直到到了家門口準備下車的時候,陶新荷才突然後知後覺地一把拉住了自家長姐,恍然道:“阿姐,馬老安人是不是想撮合你與馬九郎?”

陶雲蔚一臉無語。

她微笑著輕輕拍了拍小妹的頭,出廂下了車。

陶新荷又一把抓住了隨後經過麵前的陶曦月:“二姐,可我記得馬九郎明明前兩日在對你獻殷勤啊!”

陶曦月一臉無語。

她淺淺含笑,輕輕拍了拍小妹的手,也出廂下了車。

陶新荷一臉無語。她氣鼓鼓地瞪圓了眼睛,“你們又背著我說悄悄話!”

回到自家,陶雲蔚才總算有了機會問起父兄和馬家主君商議正事的結果。

陶從瑞想起來還有點激動:“謙益兄二話不說便答應了明天陪我們去陸園,正好綿綿你快去寫張帖子,好好寫,先多練幾次手再下筆。”

陶伯璋在一旁含笑解釋道:“阿爹的意思,是我們家數你的書法最有靈氣,或許正好對得了陸宗主的口味,見之便心喜幾分,也算開了個好頭。”

陶雲蔚無語。

平心而論,她阿爹這個想法還是不錯的,她也不是個盲目謙虛的人,說到書法這件事,她的確是打小就有興趣,天分麼,大概也是有的。這要是給其他人家寫拜帖,她必定是當仁不讓,可現在他們是要給陸家投帖。

淮陽陸氏是什麼樣的家族?說得簡單一些,你隨便在路上拉住一個士人問他:“你知道普天之下有哪個世家最善書法?”

無論是誰,都一定會回答你:“淮陽陸氏。”

陸氏子弟修書法跟別家兒郎根本是兩個概念,一個是奔著名家修煉去的,一個就是單純的要學好六藝。陶雲蔚也不敢說自己讀的書多,但就她看過的史書而言,凡是有淮陽陸氏人出現的地方,都必會伴隨著一句“擅書”或者“以書侍君”。

所以就算是在如今的北朝,也多有達官貴人私下收藏陸書,而這種可稱之為“珍品”的東西向來隻在上層流傳,像陶氏這樣的人家是根本沒有機會瞻仰到的。

陶雲蔚猜測著,就自己那點造詣,在陸氏宗主麵前不失禮還可以,但要說什麼讓人見之心喜,那就基本上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於是她也不著急寫,想了想,喚了自家小管事薛瑤,吩咐他下午出門去打聽些消息回來。

第5章 陸氏

黃昏時,天空忽然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