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遞,說道:“你嚐嚐這個餅。”
她不曉得他為什麼突然給自己塞吃的,難道是因為自己長得像魚麼?還是在他們崔家人眼裏她們陶家女兒就和這湖裏逗趣的魚差不多?平日裏丟丟魚食哄著養著,要用了就撈起來吃掉。
她想起陶曦月的事,剛壓下去的心酸頓時又湧了起來。
但她還記得長姐說過,今日來崔園就是要做低伏小的,不管人家如何,隻需表現得自家既謙卑又淒慘,還讓她把平日裏忍著的金豆豆都攢著,留到崔十二娘麵前去掉。
可是她才剛掉完,這會子卻又想掉了。
陶新荷隻得忍著心酸,伸手探進去拿了一塊,然後在崔湛的注視中,勉強咬了一口。
然後,她頓住了。
幾乎是瞬間,這奇妙的滋味便將她所有壓在心底的情緒都掀了出來,她想起二姐將要嫁去安王府做妾,一輩子都要矮人一頭;又想起自己喜歡麵前這個人可是人家卻看不上她,還想起崔老太做了這麼可惡的事可是自家卻不得不當孫子,且這孫子當得她連帶在他麵前都隻能從此彎著腰杆,隻配拿來逗趣吃這樣的東西……
她忽地一個沒忍住,哭了。
崔湛猝不及防。
他愣怔地看著她。
陶新荷忍哭不得,心中千言萬語在理智的熏陶下隻彙成了一句話:“……嗚嗚,好、好難吃啊……”
他忽而驀地笑出了聲,隨即一忍,卻又沒忍住彎了唇。
陶新荷看著他,不覺一時忘了哭,愣愣道:“我還是頭回見你笑。”
崔湛一頓,旋即頗不大自在地斂了幾分神色,複又看向她,問道:“可帶了手巾?”
陶新荷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伸手往夾囊裏掏出來了一張素帕,點頭:“帶了的。”然後自覺地抬手揩了眼淚。
“路上慢行。”崔湛側身讓開了路。
她便向他一禮,領著自家侍女快步走了,同那日在衛尉寺時掉轉頭來叫他幫著還餐具時腳底抹油的樣子差不多。
崔湛看著她走遠了,才問被他留了步的福安堂侍女:“陶三姑娘先前與十二娘說了什麼?”
侍女回道:“陶三姑娘請十二姑娘替她多照顧陶二娘。”
果然如此。
崔湛回眸朝陶新荷離開的方向遠遠望去,心中不由輕歎了口氣。
第30章 交換
福安堂裏,陶雲蔚正在與崔太夫人說話。
“……太夫人抬舉我家二娘,那是她的福氣,也是我們家的福氣。”她語氣誠懇,容色恭謹地說道,“這次都是她行事不謹的緣故,平白讓太夫人您也受了牽累,我已訓斥過她,二娘自己也十分愧疚,這幾日都閉門在家中思過。”
崔太夫人低頭啜了口茶,淡淡說道:“事情既然過了便不必再提。”言罷,隨手將盞放在了旁邊幾案上,似有些意興闌珊的樣子。
“是,太夫人胸懷寬廣,我們姐妹都十分佩服和敬重。”陶雲蔚說到這裏,微微一頓,轉而續道,“二娘也自知有愧於您對我們陶家的幫扶,又聽聞貴家十二娘將要參加安王妃遴選,知道您老人家也擔心孫女年少,此路恐有些波折,所以便主動與我說想問問您的意思,看願不願意讓她去給十二娘搭把手。”
崔太夫人聽到這裏,一直波平無瀾的神色總算是有了些反應,她抬眸朝陶雲蔚看去,目光中頗含了些欣賞和意料之中的篤定,口中卻道:“二娘竟有這樣的心,但如此怕是太為難她了,以她的品貌,即便嫁個乙姓士族的兒郎為一室主母,也是足以匹配的。”
陶雲蔚即露出忙色,忽地站了起來,惶惶禮道:“太夫人千萬莫要這樣說。人有自知之明,我家這樣的門庭,哪裏敢高攀高門甲族,能幫太夫人分憂解勞,是二娘的榮幸才是。”好似生怕對方不肯相信自家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