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1 / 3)

夫去爭似的。”

樓宴笑笑,沒有言語。

實際上這話是他對父親說的,隻不過得了他老人家認同而已。本來於這些競技之事上,那些養尊處優的士族向來便隻有崔氏可與他們爭一爭長短,而崔氏這一輩又以崔元瑜為翹楚,既然他今日撇了這競渡去忙別的,憑甚自己還得把它當個事?即便是費心費力地贏了,旁人也隻當這是崔家不爭的。

他才不會拿自己的臉麵去抬舉崔元瑜。

棚外有人在朝他遞眼色。

樓宴見狀,不動聲色地含笑向樓夫人等人告了辭,又示意程氏盡心服侍,然後轉身出了棚。

“郎君,”來人上前對他施了一禮,說道,“樓妃讓人來傳了話,說是聖上已準安王所請,要迎陶氏女為妃。”

樓宴不以為然地道:“安王此舉投了聖上所好,聖上不答應才倒稀奇。”言罷輕笑一聲,“這陶家也算是撿了個便宜,這樣的門第,竟還能出個王妃。”

來人附和地笑道:“這也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

“升天?”樓宴涼道,“這掉下來的便宜可不是那麼好占的,陶家以為這回自家女兒‘得了道’,卻不知這才剛開始。”

他說到此處,略略一頓,不知想到什麼,唇邊揚起了一抹笑意。

“你說,倘陶家自覺‘得了道’,便忘了出身,不將崔氏放在眼裏了。”他說,“會不會很有意思?”

對方忖道:“照陶家之前被崔家逼迫的情形,此番翻身上位,心有揚眉吐氣之意,也不是不可能。隻是……”他斟酌了一下措辭,“他們應該也不至於這般不知趣吧?”

安王選了陶氏,其中一半原因想必是此女乃由崔氏所引,陶家門庭低沒有威脅,但本家又依附於崔氏,以她為妃自有兩個好處:一、表明自己並無進取之心;二、給崔家留些安慰。

崔十二娘的親事想必是要草草解決了,這事換作誰家肯定都覺得意難平,恐怕多少是要遷怒幾分於安王府的,但此時安王卻擇了他們引薦的陶氏女為妃,雖遠著關係,但在崔家看來也未必不是安王識趣的表現。

如此一來,雙方都能保有兩分情麵,還減少了流言的影響。

“陶家不知趣,我們正好看戲。若是個知趣的,”樓宴涼涼一笑,說道,“那便讓他們‘不知趣’就好了。”

第40章 贈送

眼見著周圍有越來越多的人往竇家棚子這邊打望,甚至相鄰棚中的女眷們也借故邀約合坐在明裏暗裏地打量著自家二娘,陶雲蔚覺得此地不宜久留。

不管安王那邊結果如何,眼下這鴝鵒擇妃的話已經放出來了,正如陸玄所說,二娘此時已在風口浪尖。更確切地講,此時她們一家人都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暴露於眾人眼中,估計父兄在徐家那邊也是差不多。

思及此,陶雲蔚不著痕跡地微轉過臉,向陶新荷使了個眼色,佯作不經意地撫了下心口。

後者即時會意,於是下意識抬手捂上心口,正思索著如何模仿她二姐,以求精準表現弱柳扶風這一場麵,便聽得她家長姐已恰到好處地驚呼了一聲:“三娘,你怎麼了?”

棚內眾人聽得動靜,紛紛轉投了目光過來,陶新荷調整不及,急中生智,索性閉了眼直挺挺往桃枝那邊倒去,後者嚇了一跳,連忙伸手扶住,口中喊著“三姑娘”時已焦急地帶了哭腔。

對一個剛晉升為貼身侍女的人來說,這可是能隨時被判為“克主”的命啊!

桃枝急得十分上火。

陶雲蔚見了,忽然覺得自己有點沒處施展,心中失笑之餘不免暗暗對這小侍女點頭,覺得對方這憨厚性子果然是和新荷挺配。